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閑習的意思、閑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閑習的解釋

亦作“閑習”。熟習。閒,通“ 嫺 ”。《呂氏春秋·勿躬》:“登降辭讓,進退閑習,臣不若 隰朋 。” 宋 蘇轼 《賜大遼賀興龍節十日内中酒果口宣》:“嘉禮儀之閑習,宜寵錫之便蕃。” 章炳麟 《訄書·顔學》:“兵農水火錢穀工虞,無不閑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閑習”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xián xí,其核心含義為熟習、熟練,通常指對禮儀、技能等領域的熟練掌握。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通假關系
    “閑”通“娴”(xián),表示熟練、熟悉;“習”指練習或掌握。組合後強調通過長期實踐達到精通狀态。
  2. 應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對禮儀規範、實務技能(如軍事、農業)的精通,如《呂氏春秋》提及“進退閑習”,即指舉止符合禮儀且熟練自然。

二、古籍例證

  1. 《呂氏春秋·勿躬》
    記載:“登降辭讓,進退閑習,臣不若隰朋”,說明“閑習”用于評價禮儀舉止的熟練程度。
  2. 蘇轼《賜大遼賀興龍節十日内中酒果口宣》
    提到“嘉禮儀之閑習”,進一步印證其與禮儀修養的關聯。
  3. 章炳麟《訄書·顔學》
    擴展至實務領域:“兵農水火錢穀工虞,無不閑習”,強調對各類技能的全面掌握。

三、字形與結構


四、關聯詞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用例,可參考《呂氏春秋》及宋代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閑習》的意思

《閑習》(xián xí)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放松休息、消遣娛樂、不務正業的活動或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閑習》的拆分部首為門,其餘部分為顯。

《閑習》總共有7畫。

來源

《閑習》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經書中。在《論語·鄉黨》一章中有這樣的描述:“臨民以義,閑與之。先行其言,後其閑。”這裡的“閑與之”意指與人放松交談。

繁體

《閑習》的繁體字為閒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閑習》的寫法略有不同。如《說文解字》中的寫法為“⻖皿彳日”,其中“⻖”為門的古代形式,表示與門相關的意義;“皿”表示事物的容器;“彳”表示行走;“日”表示時間。

例句

1. 我工作一天累了,晚上隻想找個地方閑習一下。

2. 周末的時候,我常常找朋友們一起去公園閑習。

3. 他整天不務正業,整天隻是閑習閑習。

組詞

1. 閑逛:指隨意漫步,沒有明确目的地走動。

2. 閑談:指隨意聊天,無特定話題的交談。

3. 閑散:指沒有固定工作或職責,時間沒有安排得很緊張。

近義詞

休閑、娛樂、消遣

反義詞

勞動、工作、緊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