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憲銜。 唐 元稹 《王炅兼侍禦史制》:“送迎新舊之際,不無夙夜之勞,言念功庸,宜升秩序,庸以憲署,命之崇班,特示加恩,匪用彜典。”參見“ 憲銜 ”。
(2).猶憲台。指禦史之類的衙門。 宋 徐铉 《送宣州丘判官》詩:“憲署遊從阻,平臺道路賒。”
“憲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憲銜
指官職的銜稱,常見于唐代文獻。例如,唐代元稹在《王炅兼侍禦史制》中提到“憲署”與官員升遷相關,此處“憲署”即代指官職的等級或頭銜。
憲台
指禦史類的監察機構或衙門。宋代徐铉在《送宣州丘判官》詩中提到“憲署遊從阻”,這裡的“憲署”即指禦史台或類似職能的官府機構,負責監察、彈劾等事務。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唐代元稹文集或宋代徐铉詩作原文。
憲署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憲”和“署”兩個字組成。
《康熙字典》将“憲”字的部首歸屬為宀,總筆畫數為10畫。《康熙字典》将“署”字的部首歸屬為網,總筆畫數為13畫。
“憲署”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官署系統。憲署是指執行憲政的機構,負責管理國家法律事務并保障人民權益。
繁體字“憲署”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憲署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的稍有不同,但基本形态相似。
1. 這個憲署負責解決國民的合法權益問題。
2. 憲署是國家法律事務管理的重要機構。
憲法、憲政、憲章、署名、署理、署長等。
公署、政府、機構。
非法、違反憲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