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憲署的意思、憲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憲署的解釋

(1).猶憲銜。 唐 元稹 《王炅兼侍禦史制》:“送迎新舊之際,不無夙夜之勞,言念功庸,宜升秩序,庸以憲署,命之崇班,特示加恩,匪用彜典。”參見“ 憲銜 ”。

(2).猶憲台。指禦史之類的衙門。 宋 徐铉 《送宣州丘判官》詩:“憲署遊從阻,平臺道路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憲署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核心釋義

指古代中央監察機構禦史台的别稱,專司監察百官、彈劾不法。其中“憲”取《說文解字》“憲,敏也”引申的法度、典範之義,“署”則為官署、衙門,合稱即“執掌法度之官署”。此釋義源自《漢語大詞典》(第7冊第1534頁),為權威工具書明确收錄。

二、曆史職能佐證

唐代文獻《舊唐書·職官志》載:“禦史台,龍朔二年改為憲台。”此處“憲台”即“憲署”的同源稱謂,印證其作為監察機關的本質職能。宋代類書《冊府元龜·憲官部》亦專設章節記錄曆代禦史履職案例,凸顯該機構在官僚體系中的監督地位。

三、使用場景特征

該詞屬曆史行政術語,主要用于隋唐至明清的典章文獻。如明代沈德符《萬曆野獲編》提及:“巡按禦史出代憲署行事”,表明其代指中央派駐地方的監察權力。現代漢語中已罕用,僅見于曆史研究或古籍注釋場景。

文獻依據:

  1.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2. 劉昫《舊唐書·職官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3. 王欽若《冊府元龜》(中華書局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憲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1. 憲銜
    指官職的銜稱,常見于唐代文獻。例如,唐代元稹在《王炅兼侍禦史制》中提到“憲署”與官員升遷相關,此處“憲署”即代指官職的等級或頭銜。

  2. 憲台
    指禦史類的監察機構或衙門。宋代徐铉在《送宣州丘判官》詩中提到“憲署遊從阻”,這裡的“憲署”即指禦史台或類似職能的官府機構,負責監察、彈劾等事務。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唐代元稹文集或宋代徐铉詩作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班車抱璧巴渝不鄧鄧彩照殘缺讒書超遷撐暑吃相尺子瘡疥之疾淳雄麤苴戴白大手筆打油歌釣采斷層湖堕馬髻翡帷高聰革噹攻讨關應詭谀鶴山華辭黃簾皇谟黃山市晦盲腳氣街塵解語花金邊債券儆戒緊屯屯具足孔情周思快吏量蠲鹿霓衣面子情兒難說話怒喝盤壑前跋後疐乾酢酒氣喘籲籲輕涼曲盡去僞存真升旗四黃蘇劇紊碎下馬坊惜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