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經·開宗明義》:“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後以“顯親揚名”指使雙親顯耀,名聲傳揚。《魏書·陽固傳》:“顯親揚名,德之上兮。” 宋 蘇轼 《司馬光三代妻制·母聶氏溫國太夫人》:“君子之欲得位行道,豈非以顯親揚名之故歟?” 明 沉受先 《三元記·顯親》:“看你頭角峥嶸,前呼後擁,顯親揚名,也勝是死後三牲五鼎之祭。”《鏡花緣》第十回:“既不能顯親揚名,又不能興邦定業,碌碌人世,殊愧老大無成,所以浪遊海外。”
“顯親揚名”是一個漢語成語,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指通過個人成就使父母顯赫榮耀,同時讓自己的名聲廣為傳揚。核心在于“孝道”與“功名”的結合,強調通過立身行道實現家族與個人的雙重榮耀。
該成語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孝”與“功名”的統一,古代常與科舉入仕關聯,現代則延伸至個人成就對家族榮譽的貢獻。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孝經》原文或《西遊記》相關章節。
顯親揚名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指展示自己的家族聲名和光榮,以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顯親揚名的拆分部首為日(rì)和口(kǒu),筆畫數為9畫。
顯親揚名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社會的家族文化和門第觀念,在古代社會,家族的聲望和地位非常重要。人們通過展示家族的榮譽和光榮來彰顯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顯親揚名的繁體字為顯親揚名。
在古代,顯親揚名的漢字寫法沒有太大變化,仍然是“顯親揚名”。
他通過在學術界取得一系列重要的成就,顯親揚名于世。
1. 顯赫:形容地位高貴、聲譽卓越。
2. 親情:指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關系。
3. 揚言:指宣布自己的意願或說出某種威脅性的話語。
彰顯、展示、顯示、顯露、顯揚
隱藏、掩蓋、諱莫如深、揚湯止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