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巧的意思、賢巧的詳細解釋
賢巧的解釋
賢人巧匠。《韓非子·用人》:“君人者,能去賢巧之所不能,守中拙之所萬不失,則人力盡而功名立。”
詞語分解
- 賢的解釋 賢 (賢) á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賢明。賢德。賢能。賢良。賢惠。賢淑。賢哲。賢人。聖賢。禮賢下士。 敬辭,多指行輩較低的:賢弟。賢侄。賢契(對弟子或朋友子侄輩的敬稱)。 筆畫數:; 部首:貝; 筆
- 巧的解釋 巧 ǎ 技能好,靈敏:巧妙。巧思。巧勁。巧幹(刵 )。精巧。輕巧。乖巧。心靈手巧。巧發奇中。 美好:巧笑(指美好的笑貌)。 虛僞(特指語言):巧言。巧詐。巧辯。巧言令色。 恰好:巧合。巧遇。恰巧。 拙
專業解析
賢巧(xián qiǎo)是古漢語複合詞,由“賢”與“巧”組合而成,需分項釋義:
-
賢良工巧
指兼具品德與技藝的人才。“賢”強調德行高尚(如《說文解字》:“賢,多才也”),“巧”指技藝精湛(《周禮·考工記》:“材有美,工有巧”)。合稱見于《管子·君臣下》:“選賢巧之士,以為輔佐”,指選拔德才兼備者輔佐政事。
-
賢能巧智
引申為智慧與才能的融合。《韓非子·有度》:“賢巧之智,棄而不用”中,“賢巧”指治國者應有的智謀與能力,強調其策略性價值。
-
倫理與技藝的統一體
古代文獻中,“賢巧”隱含道德優先性。如《墨子·尚賢上》:“賢者舉而上之”,“巧”需以“賢”為根基,體現“德成而上,藝成而下”(《禮記·樂記》)的價值觀。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第10卷,第279頁
-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華書局,2013)
- 《韓非子集解》(王先慎,中華書局,1998)
- 《管子校注》(黎翔鳳,中華書局,2004)
- 《周禮正義》(孫诒讓,中華書局,1987)
網絡擴展解釋
“賢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1.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指“賢人巧匠”,即德才兼備的賢人和技藝高超的工匠。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來源中一緻出現,如漢典()和詩詞古文網()。
- 古典出處:最早見于《韓非子·用人》:“君人者,能去賢巧之所不能,守中拙之所萬不失,則人力盡而功名立。” 此處強調治國者需善用不同人才()。
2.詞義解析
- “賢”與“巧”的拆分:
- 賢:指智慧、德行出衆的人。
- 巧:指技藝精湛、靈活機變的能力。
- 綜合理解:二字結合既強調品德高尚,又突出才能卓越,常用于形容兼具德行與技藝的複合型人才()。
3.現代用法與争議
- 部分現代解釋(如)将其引申為“聰明、善于應對事務”,但這一含義缺乏古典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語境下的擴展或誤讀()。
- 建議在正式語境中沿用傳統釋義,避免歧義。
4.應用示例
- 古文例:如《韓非子》中強調治國需平衡“賢巧”與“中拙”兩類人才。
- 現代例:可用于描述德才兼備的工匠、藝術家或管理者,例如:“傳統工藝的傳承離不開賢巧之人的堅守。”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韓非子》原文或權威古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巴幹達人白襕白玉奔轶絶塵閉廢餅定察辯赤阪赤草傳踏蕩墜刀劍蹈刃不旋定音妒恨佛氣官頓管涵過度韓蝶回處士箭箙江心鏡矯若驚龍積潦機謀近水樓台急響寄興寓情巨工駿骊考刺睽疑雷出命祜南無南北衙捏恠排科抛别片影青蟬晴眉青史傳名清微家岐途跂息訖役熱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神狐眎聽睟顔外公公網民委藏未曾五雲溪仙觀歊霧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