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先農的意思、先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先農的解釋

古代傳說中最先教民耕種的農神。或謂 神農 ,或謂 後稷 。 漢 王充 《論衡·謝短》:“社稷、先農,靈星何祠?”《後漢書·禮儀志上》“力田種各耰訖” 劉昭 注引《漢舊儀》:“春始東耕於藉田,官祠 先農 。 先農 即 神農炎帝 也。”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韻》:“校獵求初吉, 先農 蔔上寅。”《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蕭雲仙 建一壇場,立起 先農 的牌位來,擺設了牛羊祭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先農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中的重要祭祀對象,特指傳說中最早教民耕種的農神,後演變為國家祭祀體系中的農業之神。其釋義與曆史内涵如下:

一、漢語詞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定義:

先農(xiān nóng)

古代傳說中始教民耕種的農神。曆代王朝将其列入國家祀典,設壇祭祀,以祈求農業豐稔。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第1卷,第1103頁。

二、曆史淵源與祭祀制度

  1. 神格溯源

    先農的崇拜可追溯至周代,其身份常與神農氏(炎帝)或後稷融合。《辭源》釋為:“先農,神農也”,反映其作為農業始祖的象征意義。

    來源:《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0521頁。

  2. 國家祀典儀式

    自漢代起,先農被納入國家最高祭祀體系。皇帝需親耕“籍田”,仿效先農教耕以示重農。據《後漢書·禮儀志》載:

    “正月始耕,天子親載耒耜…祀先農,儀如祀先聖。”

    來源:《後漢書·禮儀志上》(中華書局點校本)。

三、文化象征與遺存

四、學術考辨

現代研究認為,“先農”是農耕文明的精神圖騰,其神格演變體現古代政權對農業生産的制度化管控。史學家鄭天挺指出:

“先農之祭實為勸農政教之具,從周代耒耜到清代耤田,皆貫穿着‘以農立國’的治理邏輯。”

來源:鄭天挺《清史簡述》(中華書局,1980年)。

網絡擴展解釋

“先農”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農神,指最早教民耕種的人物,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基本定義

先農是古代傳說中最早教導民衆進行農業耕作的農神,通常被認為是神農氏(炎帝)或後稷。這一形象體現了古代社會對農業起源的崇敬。

2.曆史記載與祭祀

3.文化意義

4.争議與解釋

部分文獻将後稷(周朝始祖,傳說中教民種植稷麥)也視為先農,可能與地域或朝代信仰差異有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祭祀儀式或相關典故,可參考《後漢書·禮儀志》《漢舊儀》等古籍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邦甸寶圖禀生部例欻拉出豁春肥出世作東土二廟鵝鴨飯玉妦媶奉行故事分損負河沽酒滑熟回路滬劇箋表節油機幕久旱逢甘雨掘進絕棋拘陋空微漣落陵尚懋業眉癖尨雜民意僻狹切镂七撈八攘青箱學七市毬子菊栖蝸觑邊傷情善詳攝袵食肆飾物書帕死灰複燃探馬歎氣陶範通視推唱頹發退親晚老公無所重輕銜恨閑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