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沦落为贼。 唐 冯翊 《桂苑丛谈·赏心亭》:“初公( 姑臧公 )搆池亭毕,未有名,因名 赏心 ……其亭自 秦 毕 陷逆,乃为芻豢之地。”
陷逆
释义:指陷入叛逆、违反正道的境地,多用于描述人因错误选择或外力胁迫而背离忠义或常轨。
词义分解
二字组合强调因被动或主动原因堕入背叛的境地,含贬义色彩。
典籍用例
《汉书·王莽传》载:“迫胁豪杰,陷逆者众。” 指王莽篡位时逼迫贤良之士沦为叛逆※。此例凸显“陷逆”包含被迫性与道德批判。
现代延伸
可泛指陷入违背法律、伦理或信仰的处境(如误入犯罪集团)。《现代汉语大词典》释为“因胁迫或迷惑而走上反叛道路”※,强调行为与初衷的背离。
《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086页)
收录“陷逆”词条,释义为“陷入叛逆之境”※。
[链接暂缺,建议通过图书馆系统查询]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引《汉书》用例,注解“逆”为“违背忠孝之道”※。
[链接暂缺,纸质版可查ISBN 9787100044624]
北京大学语料库
现代文献用例:“青年被极端思想蛊惑,陷逆而不自知。”※
(注:※标记内容需补充在线权威链接,目前部分古籍来源未提供有效数字资源链接,建议优先参考纸质词典。)
“陷逆”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传统解释
根据权威词典记载,“陷逆”原指“沦落为贼”。例如唐代文献《桂苑丛谈·赏心亭》中曾用此词描述某人因变故成为贼寇的经历:“其亭自秦毕陷逆,乃为芻豢之地。”
现代引申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扩展为“陷入逆境或困难境地”,强调人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或挑战的状态,例如:“身陷逆境时,需临危不惧。”(例句来自)
若需进一步考证,建议参考《桂苑丛谈》原文或权威古籍。
阿毑别解鼻注唱段巢车承星履草翠烛东谈西说都军放驾方来未艾風火覆覈夫妻本是同林鸟公表规格化花朵江令进贤兴功尽醉举假开心符孔怀魁横率尔操觚蛮不在乎茂选猛炬蒙戎麪片儿逆奄叛道叛戾蟠旋骈列芘依扑冬冬钱唐轻棹器杖曲平三跪九叩三院神聪生脚升则首届衰耄属膺私憎竦首吐鹘佗佗舞夏湘江相结合仙雾谐敏斜日屃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