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縣解的意思、縣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縣解的解釋

(1).天然的解脫。謂于生死憂樂無所動心。《莊子·養生主》:“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 成玄英 疏:“為生死所係者為縣,則無死無生者縣解也。夫死生不能係,憂樂不能入者,而遠古聖人謂是天然之解脫也。”

(2).高超深入的理解。《新唐書·儒學傳中·尹知章》:“於《易》、《老》、《莊》書尤縣解。” 宋 葉適 《徐公墓志銘》:“及公以悟為宗,縣解昭徹,近取日用之内,為學者開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縣解”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哲學層面(道家思想核心)

  1. 自然解脫
    指超越生死、憂樂的束縛,達到無牽挂的境界。出自《莊子·養生主》中的“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
    這裡的“縣”通“懸”,意為“被系縛”;“解”即“解脫”。成玄英注釋稱“為生死所係者為縣,無死無生者縣解”,強調順應自然規律,擺脫人為執念。

  2. 内在境界
    莊子認為,當人完全接受生命來去的必然性(“適來”“適去”),便能實現精神上的絕對自由,即“帝之縣解”(天然的解脫)。

二、引申義(學術與思想層面)

  1. 深刻理解
    唐代《新唐書》提到尹知章對《易》《老》《莊》的解讀“尤縣解”,指對深奧哲理有透徹領悟。
    宋代葉適《徐公墓志銘》亦用“縣解”形容悟性通達,能貼近日常實踐開示學問。

  2. 詞源關聯
    “縣”古通“懸”,本義為懸挂(如《說文解字》解釋“繫也”),後被假借為行政區劃單位。在“縣解”中,“縣”仍保留“懸系”的原始意象,強調從束縛中釋放。

“縣解”既是一種道家推崇的超然生命觀,也用于形容對學問的深刻把握。其核心思想與莊子“安時處順”的哲學一脈相承,對後世文學、思想領域影響深遠。

網絡擴展解釋二

《縣解》的意思

《縣解》是一本揭示當地縣域經濟、文化等方面情況的書籍,其中包括了縣區的地理、曆史、産業結構、人口等内容的介紹。這本書籍一般由當地政府或者相關部門編纂,目的是為了讓讀者更全面地了解一個縣區的綜合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縣解》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和“角”兩個部首,其中“⻍”是地部,表示與地理相關,而“角”是目部,表示與觀察、評述相關。該字共有9畫。

來源和繁體

《縣解》一詞源于中國古代,最早出現在唐代的《新書評》中,用來形容介紹一個地方的詳細情況的書籍。繁體字形為「縣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古時候的《縣解》寫法為「縣解」,字形略有差異,但意義相同。

例句

1. 他正在研究一本關于他家鄉的《縣解》。

2. 這本《縣解》詳細介紹了該地區的曆史文化。

組詞

1. 縣志:記錄一個縣區的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情況的書籍。

2. 邑解:類似于《縣解》,但介紹的是一個更小的行政區域。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縣志、地方志

反義詞:全國志、世界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