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獻款的意思、獻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獻款的解釋

歸順;投誠。 唐 孫逖 《送李補阙攝禦史充河西節度判官》詩:“ 西戎 雖獻款,上策恥和親。”《新唐書·杜伏威傳》:“是時, 秦王 方讨 王世充 ,遣使招懷, 伏威 乃獻款。”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曾度疏》:“志士方破涕為笑,私喜見天可期;叛帥竟背君忘親,早已望風獻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獻款”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歸順或投誠,多用于曆史文獻中描述勢力或個體主動臣服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獻款”指通過進獻財物或表達誠意的方式表示歸附,常見于古代政治、軍事語境。例如《新唐書》記載杜伏威“獻款”于秦王,即歸順唐朝。

  2. 曆史背景與用法

    • 唐代孫逖的詩句“西戎雖獻款,上策恥和親”,表明邊疆民族雖表示歸順,但朝廷仍以和親為恥,凸顯“獻款”的政治象征意義。
    • 清代陳夢雷在文中用“望風獻款”描述叛将迅速投誠,體現該詞隱含的主動性與時效性。
  3. 字義分解

    • 獻:本義為進獻,含恭敬之意,如“獻花”“獻計”。
    • 款:此處指誠懇的态度,如“款待”“款誠”,二字組合強化了歸順行為的誠意。
  4. 近義詞與語境
    類似表達包括“歸降”“納款”等,但“獻款”更強調主動示好而非被動屈服,常見于史書對歸附事件的記載。

提示: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見,多用于曆史研究或文學創作。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新唐書》《全唐詩》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獻款

獻款是指個人或組織将資金或財物捐獻給公益事業、慈善機構、政府或其他幫助需要的人或機構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獻款的拆分部首為犬和⻌,犬為犬部,⻌為辶部。犬代表狗,⻌代表走的意義。

犬部的筆畫數為4,辶部的筆畫數為3。

來源

“獻”字來源于古代文字,象形描繪了一隻狗前跑的形态。

“款”字由“龹”與“小”組合而成,龹為獨體字,表示多而高大,小為小尺寸筆畫,表示小巧。

繁體

獻款的繁體字為“獻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作“獻款”,字形與現代略有差異,注重了動物的形态特征。

例句

1. 他獻出了一大筆款項,用于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們。

2. 這家公司為公益事業獻款數額巨大,為社會做出了重要貢獻。

組詞

相關的組詞有:捐獻、捐款、獻愛心。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捐獻、捐贈、奉獻。

反義詞

反義詞可以是:索款、欠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