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香篆的意思、香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香篆的解釋

(1).香名,形似篆文。 宋 洪刍 《香譜·香篆》:“﹝香篆,﹞鏤木以為之,以範香塵為篆文,然於飲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徑者。” 宋 洪刍 《香譜·百刻香》:“﹝百刻香,﹞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準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晝夜已。” 宋 張孝祥 《蓦山溪》詞:“繡工慵,圍棋倦,香篆頻銷印。” 清 納蘭性德 《清平樂》詞:“寂寂繡屏香篆滅,暗裡朱顔消歇。”

(2).指焚香時所起的煙縷。因其曲折似篆文,故稱。 宋 範成大 《社日獨坐》詩:“香篆結雲深院靜,去年今日燕來時。” 金 蕭貢 《拟回文》詩之三:“風幌半縈香篆細,碧窗斜影月籠紗。” 清 汪懋麟 《三月晦日漫興》詩之四:“靜看香篆低簾影,默聽飛蟲繞鬢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香篆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1. 焚香用的篆形印記(核心釋義)

    指用模具将香粉壓制成連綿回環的篆體文字或圖案後點燃。這種香因形似篆書而得名,兼具計時與淨化空氣的功能。宋代洪刍《香譜》載:“香篆,镂木以為之,以範香塵為篆文。” 其燃燒速度均勻,古人常借此計時,故亦稱“百刻香”,如《本草綱目》提及“香篆可燒一晝夜,分十二時,百日刻”。

  2. 焚香時升起的煙縷(引申義)

    形容點燃的香燃燒時缭繞上升的煙氣,其形态曲折如篆書筆迹。宋代蘇轼《上元夜》中“燈燼垂花落,香篆吐雲生”即描繪此景。這一意象在詩詞中常隱喻時光流逝或禅意氛圍。

  3. 盤香的别稱(實物指代)

    作為具體香具的名稱,“香篆”亦指代可長時間燃燒的螺旋狀盤香。明代《香乘》記載其制作工藝:“以香末布于印模,脫出如連環,燃其一環,則香火循序而進。” 這種香廣泛用于寺廟、書齋的日常供奉。

文化價值:香篆融合了書法美學、時間計量與精神修養,是古代文人生活雅趣的重要載體。陸遊《焚香賦》中“細煙盤篆結雲愁”之句,便以香篆煙形寄托心緒,體現了其在傳統文化中的藝術與哲學意蘊。


參考來源:

  1. 洪刍《香譜》(《四庫全書》本)
  2. 李時珍《本草綱目·火部》
  3. 《蘇轼詩集》卷十五
  4. 《陸遊全集·渭南文集》

網絡擴展解釋

“香篆”一詞的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結合曆史、文化及實際用途如下:

一、基本定義

  1. 香料形式
    指将香粉用模具壓印成篆文形狀的香品,形似篆書文字或圖案(如福、祿、壽等),點燃後循序燃盡。這種形式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明時期,兼具計時與審美功能。

  2. 焚香煙縷
    焚香時升起的煙縷因曲折如篆文而得名,常見于詩詞描寫,如宋代範成大詩句“香篆結雲深院靜”。

二、曆史與文化意義

三、制作與使用

四、其他引申義

在文學中,“香篆”偶被用作成語,形容文章或書法妙趣橫生(如提及),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若需了解具體打香篆步驟或詩詞引用案例,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詳細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

按扣兒陂田不辨菽麥不二法操習蟬蛻龍變超補撐腸蚩尾觸絲剉折點把點電影第二半國際二蒯方亭侯法日丐閑感物割恩斷義黑玺會昌婚姻法鹄纓甲醛金螢居易勞動密集型勞損鈴鈴香柳含煙李園陋規驢皮膠馬乳眉山磨壟木槵子内史府平莽屏鄣棄書捐劍逑耦啟者诠貫擾畜柔閑審實石劍適徙樹立碎瑣胎記談演讨冷飯吃痛心拔腦網吧翔埃險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