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香糟的意思、香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香糟的解釋

(1).酒糟。可作調味品。

(2).一種烹調方法。用酒糟腌制食物。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九月·時品》:“闆鴨清煮,嫩蟹香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香糟是傳統中華飲食文化中重要的調味品,指釀酒後剩餘的酒糟經二次發酵制成的醇香物質。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釋義,其核心含義為“用酒糟加工制成的調味料,具有濃郁酒香”。從工藝角度分析,香糟需經曆糯米發酵、壓榨分離、封壇陳釀等工序,酒糟中的微生物持續分解蛋白質,形成獨特氨基酸風味成分。

在應用領域,香糟可分為紅糟、白糟兩類:紅糟因添加紅曲呈現绛紅色,常用于閩菜“醉糟雞”;白糟則以紹興黃酒糟為原料,適宜制作江浙名菜“糟溜魚片”。清代《隨園食單》記載“糟油制法”,佐證了其在江南食馔中的曆史地位。現代食品學研究顯示,香糟含有0.5%-1%的乙醇,既能去腥增鮮,又能抑制微生物生長,是天然的食品防腐劑。

存儲時需注意避光密封,最佳保存溫度為4-10℃。專業廚師建議将香糟與高湯按1:3比例調和,靜置12小時後濾渣使用,可提升菜肴風味層次。

網絡擴展解釋

香糟是一種傳統調味品,同時也指代一種烹饪方法,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定義

香糟是酒類發酵後的副産品——酒糟,主要用于調味或腌制食物。其名稱來源于獨特的香氣,常見于江浙及福建地區,如杭州、紹興、閩清等地。

二、原料與制作

  1. 原料:以小麥和糯米為主,加入酒曲發酵而成。
  2. 酒精含量:新制香糟含酒精13-30%,存放後酒精揮發,香味更濃郁。
  3. 顔色變化:新鮮時呈白色,久置後逐漸變為黃色或微紅色。

三、分類

  1. 白糟:紹興黃酒的酒糟加工而成,顔色較淺。
  2. 紅糟:福建特産,發酵時加入紅曲米,色澤鮮紅,酒香濃郁。

四、用途與特點

  1. 調味功能:去腥提鮮,常用于糟鹵肉類、禽類、魚類等,如“香糟嫩蟹”“糟溜魚片”。
  2. 營養元素: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兼具風味與營養。
  3. 儲存條件:需存放于陰涼幹燥處,避免日曬雨淋。

五、曆史記載

清代文獻《帝京歲時紀勝》中已有“嫩蟹香糟”的記載,說明其作為傳統烹饪方法的曆史悠久。

(完整信息可參考滬江詞典、愛問教育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八分碧霞元君祠承襲沖勁川靈锉工大節禱戰大事誇張得霜鷹動品東西南朔斷脰決腹罰典封侯負任蒙勞宮箫冠绂光燙關檢鶴氅合環河水不洗船合心合意回廊混混較近腳趾拇嘉世禁院忌俗九靈蘭子裡急後重龍笙密熟母道女丁婦壬拍張朋僚骈雜鋪文七德旗牌官畦畹曲蟮熱火朝天鋭兵刹刹塵塵市易司獸虞順寂疏窳胎死腹中替夷杌凳烏帽紅裙銜玉賈石嚣論洩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