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香糟的意思、香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香糟的解釋

(1).酒糟。可作調味品。

(2).一種烹調方法。用酒糟腌制食物。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九月·時品》:“闆鴨清煮,嫩蟹香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香糟是一種傳統調味品,同時也指代一種烹饪方法,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定義

香糟是酒類發酵後的副産品——酒糟,主要用于調味或腌制食物。其名稱來源于獨特的香氣,常見于江浙及福建地區,如杭州、紹興、閩清等地。

二、原料與制作

  1. 原料:以小麥和糯米為主,加入酒曲發酵而成。
  2. 酒精含量:新制香糟含酒精13-30%,存放後酒精揮發,香味更濃郁。
  3. 顔色變化:新鮮時呈白色,久置後逐漸變為黃色或微紅色。

三、分類

  1. 白糟:紹興黃酒的酒糟加工而成,顔色較淺。
  2. 紅糟:福建特産,發酵時加入紅曲米,色澤鮮紅,酒香濃郁。

四、用途與特點

  1. 調味功能:去腥提鮮,常用于糟鹵肉類、禽類、魚類等,如“香糟嫩蟹”“糟溜魚片”。
  2. 營養元素: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兼具風味與營養。
  3. 儲存條件:需存放于陰涼幹燥處,避免日曬雨淋。

五、曆史記載

清代文獻《帝京歲時紀勝》中已有“嫩蟹香糟”的記載,說明其作為傳統烹饪方法的曆史悠久。

(完整信息可參考滬江詞典、愛問教育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香糟》

《香糟》是一個常用的詞語,通常用來描述酒類或食品散發出的香氣和醇糟味道。

部首和筆畫

《香糟》由部首「米」和「⺮」構成。部首「米」表示與米粒有關的事物,「⺮」表示關于竹子的事物。總計由12個筆畫組成。

來源

《香糟》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人們在制作酒類和食品時經常使用竹器,例如用竹子制作的發酵容器。在發酵的過程中,酒或食品散發出特殊的香氣和糟味。因此,人們将這種香氣和味道稱為「香糟」。

繁體

《香糟》的繁體字為「香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香糟」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然而,整體結構和意義不變。

例句

1. 酒壇中散發出的香糟味道令人垂涎欲滴。

2. 這家酒莊以其獨特的香糟風味而聞名于世。

組詞

1. 香酒:指散發着香氣的酒。

2. 糟粕:指廢料或次等品。

3. 香馐:指香味撲鼻的食品。

近義詞

1. 香味:指令人愉悅的氣味。

2. 酒香:指酒類中散發出的香氣。

反義詞

閉塞:指沒有通風或散發香氣的狀态。

荒蕪:指缺乏生機或活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