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鄉原的意思、鄉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鄉原的解釋

[hypocrite] 即“鄉願”。指鄉裡中言行不一、僞善欺世的人。引申為見識淺陋、膽小無能之人,今多作“僞君子”之代稱。“原”(願),謹慎,善良

鄉原,德之賊也。——《論語·陽貨》

若今之學宋儒者,直鄉願而已, 孔孟所深惡而痛絕者也!——《老殘遊記》

詳細解釋

指鄉裡中貌似謹厚,而實與流俗合污的僞善者。原,同“ 願 ”。謹厚貌。《論語·陽貨》:“子曰:‘鄉原,德之賊者也。’”一本作“ 願 ”。 朱熹 集注:“鄉者,鄙俗之意。原,與‘願’同……蓋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鄉人之中獨以願稱。” 唐 皮日休 《鹿門隱書》:“毀人者失其直,譽人者失其實,近於鄉原之人哉?”參見“ 鄉願 ”。

猶鄉土。 唐 白居易 《東南行一百韻》:“漸覺鄉原異,深知土俗殊。” 唐 元稹 《賽神》詩:“邑吏齊進説,幸勿禍鄉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鄉原"是漢語中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詞彙,其釋義可從以下四個維度展開:

一、核心釋義 該詞特指表面忠厚實則違背道德準則之人,常見于儒家經典著作。《論語·陽貨》最早記載:"鄉原,德之賊也",朱熹注解說:"鄉者,鄙俗之意...原與願同",揭示其僞善本質。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将其訓釋為"外博謹願之名,實與流俗合污"的特殊人格類型。

二、詞源演變 "原"為"願"通假字,本義指謹慎善良,《說文解字》釋"願"為"謹也"。詞義在春秋時期發生轉折,《孟子·盡心下》補充說明:"言不顧行,行不顧言...閹然媚于世者,是鄉原也",強化其表裡不一的特征。

三、引證解析 王充《論衡·累害》以"鄉原之人,行全無阙"形容其外在完美形象,與内在道德缺失形成對比。這種人格特質被《古代漢語詞典》歸納為"外貌忠誠謹慎,實則同流合污的僞善者"。

四、語義關聯 近義詞"僞君子"側重行為僞裝,"兩面派"強調立場搖擺;反義詞"耿介之士"突出正直品格,"狷介之人"體現守節操守。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列為特殊文化概念詞,标注為"古代指表面上老實,實際上虛僞的人"。

網絡擴展解釋

“鄉原”是漢語中的一個曆史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代“僞善者”,尤其在古代文獻中常被批判為道德敗壞的代表。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鄉原”(xiāng yuàn)即“鄉願”,指鄉裡中言行不一、僞善欺世的人,常引申為見識淺薄、趨炎附勢的“僞君子”。該詞最早見于《論語·陽貨》:“鄉原,德之賊也。”孔子将其視為破壞道德的人。

2.詞源與演變

3.典型特征

4.現代用法

如今“鄉原”多作“鄉願”,成為“僞君子”的代稱,用于批判表裡不一、投機取巧的行為。例如:“他看似正直,實則是鄉願之流。”

“鄉原”一詞承載了古代儒家對道德虛僞的批判,其含義從具體的地方僞善者擴展為廣義的“僞君子”。使用時應結合語境,避免與“鄉土”“根源”等詞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慠物不允察微春花秋月春色刺笄大順登山越嶺電子商務地垠東郊發妝風範拊臆梗僻羹獻黑帝後次黃桦弓禍從天降箭窗見镪見天噍咀空涼揆策老虎凳梁門利率靈芸涖任滿目凄涼眇昧踇隅匿諱拗聲霓雲噴噀丕振搶滿跷足抗首杞梓連抱犬馬之戀确立羣陰染逆三寸舌善家十時秫田嘶竭送眼梭織通關散威約五供吳生五王帳閑踢蹬協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