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象犀的意思、象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象犀的解釋

(1).象和犀。

(2).指象牙和犀角。 宋 蘇轼 《表忠觀碑》:“ 吳 越 地方千裡,帶甲十萬,鑄山煑海,象犀珠玉之富,甲於天下。” 清 鈕琇 《觚賸·石言》:“今夫珠璣象犀珍怪難得之物,美則美矣,固權門豪家之所宜蓄,而於我乎何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象犀是漢語詞彙中一個具有雙重指向性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析:

一、動物本體的指代

指代大象與犀牛兩種大型哺乳動物,常見于古代文獻對珍稀動物的描述。《漢語大詞典》指出,“象犀”并列使用,強調二者同為古代中國南方及西域地區的代表性獸類。例如唐代韓愈《送區冊序》中“越人……以象犀為患”,即指大象與犀牛對當地居民的侵擾。

二、材質的引申義

引申為象牙與犀角的合稱,特指兩種名貴工藝品原料。《辭源》釋義中明确“象犀”可代指象牙制品與犀角雕刻品,常用于形容奢華器物。如《左傳·定公十年》記載“分寶玉、象犀于諸侯”,此處“象犀”即指象牙、犀角制成的貢品。

該詞在曆史文獻中兼具自然物種與物質資源的雙重文化意象,體現了古代漢語通過複合詞濃縮事物關聯性的構詞特點。

網絡擴展解釋

“象犀”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指代動物
    指大象和犀牛兩種大型動物。例如古代文獻中描述異域物産時,常将“象犀”并列,強調其珍稀性。

  2. 指代物品
    特指象牙和犀角,均為古代重要的珍貴材料。例如宋代蘇轼《表忠觀碑》提到吳越地區“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此處“象犀”即指象牙與犀角制成的奢侈品。


二、語境與用法

建議在閱讀古文時,根據語境區分“象犀”指代的是動物本身還是其衍生物品。如需進一步分析具體文獻例句,可參考《表忠觀碑》等宋代文本。

别人正在浏覽...

阿爾法射線邦客闆藍根北征避丸不作聲殘亡車絆抽青出按串話垂象賜環打棍子到大電鐘東牆處子怼恨放馬後礮費口唇負寃高飛遠遁弓馬貫聯鴻衣羽裳黃犀護壁呼喇喇薦言鏡框井湄局勢康了空微列傳臨顧明昭目指鬧社黏貼盆腔前圖遷邑譴呪棨戟傾訴趨附少采稍物十頭添撇睡衣誦念桃園結義田原同鄉誤工下漏箱杠顯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