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鄉亭的意思、鄉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鄉亭的解釋

(1).鄉中公舍。 漢 制,百戶為一裡,十裡一亭,十亭一鄉,每亭設公舍一間,供行人止息。《漢書·趙充國傳》:“繕鄉亭,浚溝渠。” 漢 王充 《論衡·诘術》:“民間之宅,與鄉亭比屋相屬。”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序》:“躬勸農桑,出入阡陌,止舍鄉亭,稀有安居。”《隋書·食貨志》:“宮觀鞠為茂草,鄉亭絶其煙火。”

(2).爵名。 漢 制列侯大者食縣,小者食鄉、亭。《後漢書·丁鴻傳》:“昔 孫叔敖 勑其子,受封必求墝埆之地,今 綝 能薄功微,得鄉亭厚矣。” 清 吳偉業 《思陵長公主挽詩》:“湯沐鄉亭秩,家門殿省郎。”

(3).猶鄉裡,同鄉的人。 唐 楊炯 《唐同州長史宇文公神道碑》:“州府狀聞,鄉亭頌德。” 清 曾國藩 《劉母譚孺人墓志銘》:“廣賚窮民,鄉亭大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鄉亭”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釋

  1. 基本含義
    鄉亭原指中國古代鄉村中的公共建築,功能包括行人休憩、集會議事等。根據漢制,行政單位劃分為“百戶一裡,十裡一亭,十亭一鄉”,每亭設公舍一間()。

  2. 曆史制度中的職能

    • 行政與治安:秦漢時期,鄉亭最初具有軍事性質,負責維護地方治安,亭内配有武裝人員。西漢時演變為管理民事糾紛、戶籍登記等()。
    • 爵位名稱:漢代列侯分封制度中,小侯爵位以鄉、亭為食邑,稱“鄉亭侯”()。
  3. 引申義(成語)
    成語“鄉亭”比喻貧困簡陋的住所,源自《漢書·郡國志》“鄉亭之居,鬼神所不居”,形容居住條件惡劣或發展落後()。


二、越南語境中的“鄉亭”

越南的鄉亭(Đình)是村落的祭祀與議事場所,功能與中國鄉亭不同:


三、文獻記載

《漢書·趙充國傳》《論衡·诘術》等古籍多次提及鄉亭的修繕與管理(),反映了其在古代社會的重要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越南鄉亭建築風格或中國秦漢鄉亭制度,可參考相關學術文獻及考古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鄉亭

鄉亭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部分組成:鄉和亭。

鄉的拆分部首是⺍和⻏,共有三個筆畫。鄉字的本義是指鄉村、農村,或者是指自治的行政單位。鄉也可以用來形容親切、樸實的氛圍,比如鄉愁、鄉音等。

亭的拆分部首是人和亠,共有七個筆畫。亭字的本義是指道路旁邊供行人休息的建築物,也可以用來指代某些特定的建築物,如警亭、售票亭等。

鄉亭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人的筆記和詩歌中的描繪,用來表示鄉村的景色或者農田之間的亭子。在古代,鄉亭常常是村民們休息、交流和商議事務的場所,也是遊人欣賞風景和休息的地方。

在繁體字中,鄉亭的寫法和簡體字保持一緻。

鄉亭這個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我們可以參考《說文解字》中的文字描述和古代銘文的發現,以了解其古時候的寫法。

例句:

1. 在鄉亭旁邊,有一片綠油油的稻田。

2. 老人常常在鄉亭下拉家常。

組詞:農亭、村亭、鄉村、鄉間、亭台、亭子。

近義詞:鄉間、鄉土、鄉野。

反義詞:城市、都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