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項日感夢的意思、項日感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項日感夢的解釋

相傳 漢明帝 夢見神人,身有日光,飛在殿前,欣然悅之。明日博問群臣,此為何神?有通人 傅毅 曰:“臣聞 天竺 有得道者,號之曰佛,飛行虛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 張骞 等人于 大月支 寫佛經四十二章,并在 洛陽 城西雍門外起佛寺。事見 漢 牟融 《理惑論》。後遂用作典故。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序》:“自項日感夢,滿月流光,陽門飾豪眉之像,夜臺圖紺髮之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項日感夢”是一個源自漢代的曆史典故,其核心含義與漢明帝引入佛教的傳說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典故來源
    根據《理惑論》記載,漢明帝曾夢見一位身繞日光的神人在殿前飛行,次日詢問群臣。通人傅毅指出這是天竺(古印度)的佛陀形象,并建議派人求法。明帝遂派遣使者前往大月氏求取佛經,并在洛陽修建佛寺(即白馬寺)。

  2. 曆史意義
    此典故被視為佛教正式傳入中國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反映了早期中印文化交流。東漢永平年間(公元1世紀)的“永平求法”與此傳說密切相關,成為佛教中國化的重要起點。

  3. 文學引用
    後世常以“項日感夢”作為引入佛教的典故,如《洛陽伽藍記》等文獻中提及的“自項日感夢,滿月流光”即借指佛教傳播。

需注意的細節:

建議進一步查閱《後漢書》《理惑論》等原始文獻,或參考佛教東傳研究專著以獲取完整脈絡。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項日感夢》的意思

《項日感夢》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做白日夢,形容人迷想周圍離願望很遠的事物或景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項日感夢》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木”、“日”、“心”,筆畫總數為17畫。

來源和繁體

《項日感夢》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杜牧的《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鬼魅何曾夢項脊輕紅,夜來幽夢忽還故鄉”。後來演變成成語,并流傳至今。

在繁體字中,該成語為“項日感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寫作《項日感夢》。

例句

他整天隻顧項日感夢,卻無心工作。

組詞

項心相練、感動、感懷、感恩、感念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空想、白日夢。

反義詞:腳踏實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