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襄事的意思、襄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襄事的解釋

(1).成事。語出《左傳·定公十五年》:“葬 定公 ,雨,不克襄事。” 杜預 注:“雨而成事,若汲汲於欲葬。”後因以稱下葬。 唐 高彥休 《阙史·齊将軍義犬》:“越月将襄事於邱隴,則留四獒以禦奸盜。” 宋 秦觀 《李狀元墓志銘》:“初君襄事期迫,不暇納幽室之銘,逮夫人祔葬,始鑱銘而納之。” 明 李東陽 《董公墓志銘》:“丁内艱,歸,用禮襄事。”

(2).泛指辦成事情。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膏液》:“天道平分晝夜,而人工繼晷以襄事。”

(3).幫助辦事。《清史稿·禮志八》:“皇子婚儀,先指婚,簡大臣命婦偕老者襄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襄事”是一個多義詞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區别,主要包含以下三個層面的解釋:

一、基本含義

發音:xiāng shì
結構:“襄”意為協助、輔助,“事”指事情。組合後核心含義是幫助他人完成事務,強調不計較得失的積極态度。


二、詳細釋義

  1. 原指完成葬禮
    源自《左傳·定公十五年》:“葬定公,雨,不克襄事。”指因下雨未能順利完成下葬儀式,後引申為“辦理喪葬事宜”的專稱。例如唐代文獻中“襄事于邱隴”(、)。

  2. 泛指辦成事情
    擴展為“成功完成某項事務”,如明代《天工開物》中“人工繼晷以襄事”,描述通過努力達成目标(、)。

  3. 輔助、協助辦事
    強調對他人的幫助,如“贊助其事”“襄贊政務”。此用法常見于古代文獻,如《三國演義》中“思日贊贊襄哉”(、)。


三、現代應用與注意事項

如需更多例證或古籍出處,可參考《左傳》《天工開物》等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襄事》的意思

《襄事》是指輔助、幫助的意思。它是一個包含兩個字的詞語。

《襄事》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襄事》的第一個字是“襄”,它的部首是衣,并且由20個筆畫組成。第二個字是“事”,它的部首是事,并且由8個筆畫組成。

《襄事》的來源和繁體

《襄事》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禮·春官宗伯·職方氏》:“襄事保氏,輿堂、庀績、匿福,事以貞不衰。”其中,“襄事”用來形容輔助、保護宗氏的工作。

《襄事》的繁體寫法是“襄事”。繁體字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使用更普遍。

古時候的《襄事》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漢字的形态和現代有所不同,而《襄事》一詞也不例外。例如,漢字“襄”的初始形态是“䙡”,而“事”的初始形态則是“乄”。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漢字的形态逐漸演變為現代的樣子。

《襄事》的例句

1. 他在公司中擔任了襄事的角色,确保各個部門的協作順利進行。

2. 作為團隊中的襄事,他總是樂于幫助他人完成工作。

3. 能夠成為襄事,需要具備一定的溝通和協調能力。

《襄事》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襄助、襄理、襄理、輔襄。

近義詞:協助、輔助、支援。

反義詞:阻礙、妨礙、幹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