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朝籍的意思、朝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朝籍的解釋

在朝官吏的名冊。 唐 陸龜蒙 《書<李賀小傳>後》:“ 長吉 夭, 東野 窮, 玉溪生 官不挂朝籍而死。” 宋 王禹偁 《著作佐郎鞠君墓碣銘》:“惟公負天才,得高第,復見 範魯公 、 趙相國 為之引掖,而不登朝籍,終于畿令,豈非命歟?” 明 李東陽 《同年祭倪文毅公文》:“跡謝朝籍,魂歸江鄉。” 章炳麟 《秦獻記》:“其窮在蒿艾,與外吏無朝籍,爛然有文采論籑者, 三川 有 成公生 ,與 黃公 同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朝籍是漢語中的曆史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1. 官員名冊

    指古代朝廷記載官員姓名、官職的簿冊。唐代劉禹錫詩句“幸免如斯分非淺,祝君長詠夢熊詩。朝籍初通班列肅,谏垣才啟印函開”中的“朝籍”即指官員名錄,象征官員的正式身份與地位。

  2. 官員身份的象征

    引申為官員在朝廷的任職資格。如《新唐書》載“削其朝籍”,意為剝奪官員身份。此用法強調“朝籍”作為官員合法任職的憑證屬性。


補充說明

“朝籍”屬文言詞彙,現代漢語已罕用,多見于唐代至清代的史書、奏議及詩文。其核心概念始終圍繞“朝廷官員的登記與管理”,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理解。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朝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文獻資料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朝籍(拼音:cháo jí)指在朝官吏的名冊,即記錄朝廷官員姓名、職位等信息的官方冊籍。其中:

二、文獻例證

  1. 唐代陸龜蒙在《書<李賀小傳>後》中提到“玉溪生官不挂朝籍而死”,說明未列入朝籍者不屬正式官員。
  2. 宋代王禹偁《著作佐郎鞠君墓碣銘》中感歎“得高第,複見引掖,而不登朝籍”,反映朝籍是官員身份的重要标志。
  3. 陸遊詩句“雖言解朝籍,尚予待祠俸”則描述了官員脫離朝籍後的狀态。

三、相關用法

四、總結

“朝籍”一詞多用于唐宋文獻,既是古代職官制度的體現,也承載着文人對仕途的感慨。若需更深入的曆史背景或具體案例,可參考《新唐書·百官志》等職官類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愛吃棗兒湯百年之約闆墨奔頭兒邊樓愎戆閉合電路逼上不長俊嘲咍持己大遍逮賤窞處憺憺打情罵趣點金作鐵刁天厥地東島多虧飯口奉天承運福孫蔭子該切高贊梗奪鲠澀戈什哈貴崇鍋腔子過悮寒蚓和正慌張勢煞吉卦荊棘滿途金石可開踡蹐會計制度老姥略城梁鷰療饑篇卷評點本旗民磬管曲飾儒臣桑輪三數識塗老馬說開私枭擡價天橫調協吳練瞎弄欣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