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饑的意思、朝饑的詳細解釋
朝饑的解釋
亦作“ 朝饑 ”。早晨空腹時感到的饑餓。《詩·周南·汝墳》“惄如調飢” 漢 鄭玄 箋:“惄,思也。未見君子之時,如朝飢之思食。”飢, 馬瑞辰 通釋:“《韓詩》及《説文》 二徐 本作‘饑’。” 晉 葛洪 《抱樸子·暢玄》:“登峻則望遠以忘百憂,臨深則俯擥以遺朝飢。” 唐 杜甫 《述古》詩之一:“竹花不結實,念子忍朝饑。” 唐 鄭嵎 《津陽門》詩:“開壚引滿相獻酬,枯腸渴肺忘朝飢。”
見“ 朝飢 ”。
詞語分解
- 朝的解釋 朝 ā 早晨:朝陽。朝晖。朝暮。朝霞。朝氣。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複無常)。 日,天:今朝。明朝。 晨夕野暮 朝 á 向着,對着:朝向。朝前。朝陽。坐北朝南。 封建時代臣見君;亦指宗教徒
- 饑的解釋 饑 (飢②饑) ī 餓:饑餓。饑民。饑驅(舊指為衣食而奔走)。饑餐渴飲。饑寒交迫。饑不擇食(喻急需的時候顧不得細加選擇)。畫餅充饑。 莊稼收成不好或沒有收成:饑荒。饑馑(災荒)。 餓飽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朝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朝饑”指早晨空腹時感到的饑餓,字面意為“清晨的饑餓”。該詞由“朝”(早晨)和“饑”(饑餓)組合而成,常見于古代詩文,用于描述生理感受或隱喻生活困頓。
二、文學與曆史引用
-
《詩經》與鄭玄注
《詩·周南·汝墳》中“惄如調饑”一句,漢代鄭玄注解為“未見君子之時,如朝饑之思食”,将“朝饑”比喻思念之切,如同清晨饑餓般迫切。
-
唐代詩文中的運用
- 杜甫《述古》詩:“竹花不結實,念子忍朝饑”,通過“朝饑”反映民生疾苦。
- 賈島《朝饑》一詩(出自《全唐詩》),直接以“朝饑”為題,描述自身清晨饑餓的體驗,側面映射社會貧困。
三、延伸與社會背景
“朝饑”不僅指生理饑餓,在文學中常被賦予象征意義,如:
- 生活貧困:通過個人饑餓體驗,反映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困境。
- 情感隱喻:如鄭玄以“朝饑”比喻思念,體現情感上的渴求。
四、詞源與變體
- 亦作“朝飢”,二者互通,如《韓詩》及《說文解字》中均用“饑”字。
- 晉代葛洪《抱樸子·暢玄》中“遺朝飢”的用法,進一步印證其曆史延續性。
“朝饑”是一個兼具寫實與象征的詞彙,既描述具體生理狀态,又承載了文學與社會層面的深層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朝饑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朝饑(zhāo jī)是一個漢字詞組,具有“早晨饑餓”的意思。由“朝”和“饑”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朝”字的部首是木字旁,它的筆畫數為12;
“饑”字的部首是食字旁,它的筆畫數為7。
來源:
“朝饑”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明顯,它描述了早上起床後,饑餓的感覺。我們在早晨醒來時通常會感到一種饑餓感,而“朝饑”就是用來表達這種饑餓感的詞語。
繁體:
在繁體字中,“朝饑”還是寫作「朝飢」,部分地區也使用「朝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關于“朝饑”這個詞,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由“朝”和“饑”兩個字組成。
例句:
1. 早晨起床時,常常感到朝饑難耐。
2. 她醒來時朝饑異常,趕緊去準備早餐。
組詞:
與“朝饑”相關的組詞有:朝食、朝早、饑餓、早晨等。
近義詞:
與“朝饑”意義相近的詞語有:晨饑、早餐、早飯等。
反義詞:
與“朝饑”相反意思的詞語有:飽食、餍足等。
希望這些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