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簡烏紗的意思、象簡烏紗的詳細解釋
象簡烏紗的解釋
象簡:象牙做的朝笏;烏紗:黑紗制成的官帽。手執象牙笏,頭戴烏紗帽。指舊時大官的裝束。
詞語分解
- 象簡的解釋 即象笏。 唐 康骈 《劇談錄·龍待诏相笏》:“ 開成 中有 龍復本 者,無目,善聽聲揣骨,每言休咎,無不必中,凡有象簡竹笏,以手撚之,必知官祿年壽。” 宋 文同 《和張屯田雪中朝拜天慶觀》:“遙望
- 烏紗的解釋 .指古代官員所戴的烏紗帽。 唐 皮日休 《夏景沖淡偶然作》詩:“祗隈蒲褥岸烏紗,味道澄懷景便斜。”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贊>序》:“龍竹自攜,烏紗不整;異貌無匹,華姿若生。”《平山冷燕》第一回
網絡擴展解釋
“象簡烏紗”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象簡:指用象牙制成的朝笏(古代官員上朝時手持的記事闆)。
- 烏紗:黑色紗制成的官帽,即“烏紗帽”。
- 整體含義:形容古代高官的裝束,即手執象牙笏、頭戴烏紗帽,象征官員的顯赫身份。
出處與用法
- 出處:明代馮惟敏《商調集賢賓·舍弟乞休》:“把象簡烏紗收拾起,打扮出村翁的風緻,拜謝當今聖主賜臣歸。”。
- 用法:多作賓語或定語,用于書面語,描述官員的服飾或身份。
補充說明
- 曆史背景:象簡和烏紗均為古代官員的典型配飾,體現等級制度。象簡材質昂貴,多為高階官員使用;烏紗帽自隋唐起成為官服标配。
- 延伸意義:成語隱含對官場生活的描寫,如馮惟敏作品中的“收拾起象簡烏紗”即表達辭官歸隱之意。
注意
- 部分資料誤将“象簡烏紗”解釋為“言辭簡練”(如),實為拆分字義的錯誤解讀,需以權威來源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象簡烏紗
《象簡烏紗》是一個常見的成語,意思是形狀像象牙簡,顔色像烏鴉的紗帽,形容文才出衆、才情出色的人。
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象(象/⺧):象旁為部首,五畫
簡(簡/⺮):竹旁為部首,九畫
烏(乙/乛):乙旁為部首,一畫
紗(纟/糸):纟旁為部首,八畫
《象簡烏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南朝梁時期的嵇康《追和烏帽子歌》:“烏紗新糊至,淚墨相同痕。”後來成為形容文才卓越的人的說法。
在繁體中,這個成語的寫法是《像簡烏紗》,但在簡體中常用的寫法仍是《象簡烏紗》。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存在一些變化,而《象簡烏紗》的寫法也有所不同。例如,《說文解字》中寫作“象簡烏紗”。
以下是一些關于《象簡烏紗》的例句:
1. 他的文章如出水芙蓉,确實是一位《象簡烏紗》的文學才子。
2. 她的詩詞靈動秀麗,真可謂是一位《象簡烏紗》的才女。
組詞:象牙、簡約、烏黑、紗帽。
近義詞:傑出、出衆、出色。
反義詞:平庸、普通、平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