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香草的意思、香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香草的解釋

[sweet herb;sweetgrass] 栽培用于烹調的一種芳香草本植物

詳細解釋

(1).含有香味的草。 漢 劉向 《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北周 庾信 《春賦》:“一叢香草足礙人,數丈遊絲即橫路。” 宋 曾鞏 《思政堂記》:“平畦淺檻,佳花美木、竹林香草之植,皆在其左右。”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徘徊曲徑憐香草,惆悵喬林掛落暉。”

(2).比喻忠貞之士。 漢 王逸 《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

(3).比喻寄情深遠的詩篇。 宋 蘇舜欽 《依韻和王景章見寄》:“ 楚 客留情著香草, 啟期 傳意入鳴琴。” 胡蘊玉 《<中國文學史>序》:“ 屈原 既放,傳香草之篇; 賈誼 哀時,上痛哭之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香草”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詞義

  1. 植物學定義
    指具有特殊香氣的草本植物總稱,多用于烹饪、藥用或香料制作。常見種類包括薰衣草、迷疊香、百裡香等。這類植物含有揮發油成分(如酮類、酯類),能散發持久香氣,被稱為“天然香水瓶”。

  2. 專有名詞特指
    在食品領域,狹義上特指香草豆(Vanilla planifolia),其提取物廣泛用于烘焙調味,具有甜味增強作用。

二、文學與文化象征

  1. 比喻忠貞之士
    源自古代漢語語境,如漢劉向《說苑·談叢》中“十步之澤,必有香草”,以香草象征高潔品格。
  2. 寄情詩篇的意象
    文學作品中常以香草隱喻情感深遠的詩歌,如北周庾信《春賦》中的描寫。

三、實際應用

  1. 功能用途
    可驅蟲、淨化空氣,亦用于美容、醫療(如精油)和飲食(如茶飲、甜點)。
  2. 地域特性
    主要原産地為地中海沿岸及墨西哥,部分品種如金錢蒲在中國南方也有分布。

提示:以上信息綜合了植物特性、文化隱喻及實用場景。如需了解具體香草品種或食譜用法,可參考來源中的高權威性網頁(如、5、12)。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香草的意思

香草是指各種具有香氣的植物。它們的葉、莖、花等部分具有濃郁的香氣,常用于烹饪、藥用、香料等領域。

部首和筆畫

《說文解字》将香草的部首歸類于「艸」。香草的總筆畫為11畫。

來源

「香草」一詞源自漢朝。《漢書·律曆志》中記載了「香草之曆法」。在古代文獻中,「香草」一詞主要用來指代具有芳香的植物。

繁體

香草的繁體字為「香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對于「香草」的書寫方式有多種變體。常見的寫法包括「香草」、「香蔥」等。

例句

1. 她在菜肴中加入了新鮮的香草,使得味道更加豐富。

2. 這種香草有助于消化,可以在餐後飲用。

組詞

1. 香草油:從香草中提取出的精油,常用于烹饪和香薰。

2. 香草味:指具有香草的芳香味道。

近義詞

1. 草本植物:具有醫藥或調味功能的植物。

2. 調味品:用于增添食物香味或調節味道的物質,包括香草在内。

反義詞

1. 臭草:指氣味不好或散發出難聞氣味的植物。

2. 草木:指一般非草本植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