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鮮芳的意思、鮮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鮮芳的解釋

鮮豔芳香。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縣下又有清水穴, 巴 人以此水為粉,則皜耀鮮芳,貢粉京師,因名 粉水 。” 明 袁宏道 《記述·天地》:“山颠有石如蓮花瓣,翠蕋搖空,鮮芳可愛。” 清 黃叔璥 《台海使槎錄·物産》:“水仙,歲底盛開,一本五六莖,一莖可十餘蘂,鮮芳絶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鮮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鮮豔芳香”,通常用于形容花草、景物等具有鮮明色彩和濃郁香氣的特質。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古籍引用與用法

  1. 《水經注·江水一》(北魏·郦道元)

    “巴人以此水為粉,則皜耀鮮芳。”
    釋義:用清水制成的粉質地潔白,散發芳香()。

  2. 《台海使槎錄·物産》(清·黃叔璥)

    “水仙……鮮芳絶倫。”
    釋義:水仙花色彩鮮豔、香氣獨特()。

  3. 唐代詩詞
    李郀《茶山貢焙歌》中“嫩綠鮮芳出何力”,形容茶葉嫩綠且香氣清新()。


三、其他延伸


四、總結

“鮮芳”是兼具視覺與嗅覺美感的形容詞,常見于文學作品和日常描述。如需查看更多古籍例句或詳細解析,可參考《水經注》《台海使槎錄》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鮮芳

鮮芳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花草植物散發出的香氣。它同時也可用來形容其他物體如食物或是人的氣味散發出的清新、濃郁的香味。它通常具有令人愉悅的感覺,給人一種美好和舒適的體驗。

拆分部首和筆畫

鮮芳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魚字旁,右邊是花字旁。它的總筆畫數為十一畫。

來源和繁體

鮮芳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漢語中,形象地描繪了香氣的特點。在繁體字中,鮮芳被寫作「鮮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鮮芳的字形略有不同。它的古代寫法為「鮮香」。在古代,人們以魚的形象來描述香味的新鮮和芬芳。

例句

1. 這朵花散發出鮮芳的香氣,令人陶醉其中。

2. 烤雞的香味撲鼻而來,充滿了鮮芳的味道。

組詞

1. 鮮花:指新鮮、美麗的花朵。

2. 芳香:指香氣濃郁,令人心曠神怡。

3. 芬芳:形容香氣撲鼻,持久而愉悅。

近義詞

1. 芬馥:指香氣宜人,聞起來令人心曠神怡。

2. 馥郁:形容香氣濃郁、持久,使人陶醉其中。

反義詞

1. 臭氣:指令人讨厭、難聞的氣味。

2. 惡臭:形容極其難聞、刺鼻的氣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