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稱對方的器量,胸襟。 宋 晁補之 《答滑守李孝純啟》:“久託姻盟,未親賢度,一麾假守,釋負檐之雲。”
“賢度”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賢度(拼音:xián dù)指對他人的器量、胸襟表示敬稱的詞語。常用于書信或正式場合,表達對對方品德與氣度的贊美。
詞義解析
曆史用例
宋代晁補之在《答滑守李孝純啟》中寫道:“久託姻盟,未親賢度,一麾假守,釋負檐之雲。” 此處“賢度”表達對李孝純品格的敬重。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書或謙敬語境中,現代漢語較少使用。類似表達可替換為“雅量”“高懷”等。
部分資料(如)将“賢度”解釋為“人才超群、品德高尚”的成語,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與其他詞語混淆。主流釋義仍以“敬稱對方器量”為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宋代文集等古籍原文。
《賢度》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賢明的品行和言行,是指能夠以智慧和正直來引領他人的人。賢度的人在品德和智慧上都具有很高的水平,能夠成為他人的楷模。
《賢度》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貝,同時它的筆畫數為10劃。
《賢度》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其詞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中。賢度一詞傳承了儒家思想中追求道德和智慧的理念。
《賢度》這個詞的繁體寫法為「賢度」。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賢度》這個詞可能有一些不同的寫法。例如,在《說文解字》中,它的寫法可能是「賢斁」。
1. 他的品行和智慧使他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賢度之人。
2. 這位領導以其賢度的言行為大家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1. 賢人:指具有賢明品德和智慧的人。
2. 度量:指評價一個人行為和品德的尺度。
3. 度:指衡量、評價一個人的品行和智慧。
1. 賢良:指品行高尚的人。
2. 賢明:指具有高超智慧和良好品德的人。
愚度:指愚昧無知的人,缺乏智慧和品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