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主賓相互敬酒。《詩·大雅·行葦》:“或獻或酢,洗爵奠斝。” 鄭玄 箋:“進酒於客曰獻,客答之曰酢。” 漢 劉向 《說苑·修文》:“此所以獻酢酳酬也。” 唐 獨孤及 《客舍月下對酒醉後寄畢四燿》詩:“清機暫無累,獻酢更絡繹。”《剪燈新話·水宮慶會錄》:“獻酢陪高會,歌呼得盡歡。”
“獻酢”是一個源自古代禮儀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
主賓相互敬酒
該詞最早見于《詩經·大雅·行葦》:“或獻或酢,洗爵奠斝。”鄭玄注:“進酒于客曰獻,客答之曰酢。”即主人向客人敬酒為“獻”,客人回敬為“酢”,合稱“獻酢”。此用法在漢代劉向《說苑·修文》和唐代獨孤及的詩中均有延續。
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解釋(如查字典)認為“獻酢”可引申為“自願獻出微薄之物以示恭敬”,但此說法未見于古典文獻,可能為現代衍生義,需謹慎區分。
“獻酢”的核心含義為古代飲酒禮儀中的主客互敬,讀xiàn zuò 更符合古典用法。現代引申義或讀音差異需結合權威文獻謹慎參考。
《獻酢》是一個常用的詞語,它指的是将醋獻給某人或某事物作為表示敬意或祝賀的一種禮儀,也可以用于形容獻上饋贈或奉獻的行為。
這個詞語由兩部分組成:獻和酢。
其中,獻,拆分部首為礻,總筆畫數為5,在《康熙字典》中排第161頁。它的意思是奉獻、獻上。
而酢,拆分部首為酉,總筆畫數為12,在《康熙字典》中排第1365頁。它的意思是醋,是一種常用的調味品。
由此可以看出,獻酢這個詞語的來源是古代人民為了表示敬意或祝賀而獻上的一種酸味調味品。
《獻酢》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獻醋。
在古代漢字中,獻酢拼音為xiàn cù。
1. 他在生日時給我獻了一瓶酢,表示祝福和敬意。
2. 我們決定獻上一瓶酢給新婚夫婦。
3. 這個獎項是由社區居民獻酢的結果,表示對他們工作的認可。
組詞:獻花、獻血、獻愛心、獻身。
近義詞:奉上、贈送、緻賀。
反義詞:索取、扣留、拒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