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絃詞的意思、絃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絃詞的解釋

揚州彈詞的舊稱。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下》:“評話盛于 江 南,如 柳敬亭 …… 紫瘌痢 絃詞, 蔣心畬 為之作《古樂府》,皆其選也。”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下》:“人參客 王建明 瞽後,工絃詞,成名師。”參見“ 弦詞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絃詞”是揚州彈詞的舊稱,屬于傳統曲藝形式,主要流行于清代揚州地區。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起源
    絃詞指用揚州方言演唱、以三弦伴奏的曲藝形式,最早可追溯至清代乾隆年間。其名稱源于表演時以弦樂器伴奏的特點,清代文獻中常寫作“弦詞”或“絃詞”,二者實為同一藝術形式的不同書寫方式。

  2. 曆史背景與代表人物
    清代揚州評話興盛,絃詞與之并列為當地重要曲藝。據《揚州畫舫錄》記載,著名藝人包括柳敬亭(評話大師)、紫瘌痢(絃詞藝人,受文人蔣士铨作古樂府贊譽),以及盲藝人王建明等。

  3. 表演形式與特點

    • 語言與音樂:使用揚州方言演唱,三弦為主要伴奏樂器。
    • 内容:多改編自曆史故事或民間傳說,注重聲韻和節奏的配合。
  4. 文獻記載
    清代李鬥《揚州畫舫錄》和俞樾《茶香室叢鈔》均提及絃詞的流行及藝人成就,印證其在江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5. 現代發展
    如今揚州彈詞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絃詞作為其前身,成為研究傳統曲藝的重要脈絡。當代演出仍保留方言與三弦伴奏的特色。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揚州彈詞的曲目或傳承體系,可查閱《揚州曲藝史》等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絃詞

「絃詞」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表示為「弦詞」。以下将對「絃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意思

「絃詞」指的是用弦樂器演奏的音樂曲調。它也可以引申為用心靈演奏的言辭和旋律。

拆分部首和筆畫

「絃詞」的拆分部首是「糸」和「言」。它的總筆畫數為11。

來源

「絃詞」一詞的來源比較分散,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音樂文化和詩詞創作。在古代,人們通過琴瑟等弦樂器演奏,将心中的旋律和情感傳達出來。後來,「絃詞」也用來形容以文字組成的歌詞和詩句,通過文字表達中蘊含的情感。

繁體

「絃詞」是「絃詞」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字形和結構有所不同。對于「絃詞」這個詞,其古時候的寫法為「絃辭」。

例句

他用動人的絃詞,讓人們陶醉其中。

組詞

組詞:絃樂、絃索、絃鈴

近義詞

近義詞:琴詞、弦歌

反義詞

反義詞:靜默、寂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