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顯處視月的意思、顯處視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顯處視月的解釋

比喻治學泛覽而不精。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自中人以還,北人看書,如顯處視月;南人學問,如牖中窺日。” 劉孝标 注:“然則學廣則難周,難周則識闇,故如顯處視月。學寡則易覈,易覈則智明,故如牖中窺日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顯處視月”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xiǎn chǔ shì yuè,其核心含義為比喻治學範圍廣泛但不夠精深,強調廣博與精專的對比。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原文提到:

“北人看書,如顯處視月;南人學問,如牖中窺日。”
劉孝标注解稱:“學廣則難周,難周則識闇,故如顯處視月;學寡則易覈,易覈則智明,故如牖中窺日。”
意為:北方學者博覽群書卻難以深入(如開闊處看月,視野廣但月光暗淡),南方學者學問專精但視野狹窄(如從窗中窺日,清晰卻範圍有限)。


二、釋義與用法

  1. 核心比喻:

    • “顯處”指開闊之地,象征學問的廣度;
    • “視月”則暗指月光朦胧,難以細察,象征深度不足。
      合起來形容治學雖涉獵廣泛,但缺乏深入鑽研。
  2. 近義對比:
    常與“牖中窺日”(專精但視野狹窄)對舉,體現學問廣博與精專的矛盾。

  3. 現代引申:
    可用于批評泛泛而談的學習方式,或提醒平衡廣度與深度的重要性。


三、權威來源與補充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世說新語》原文或相關注解,以理解南北學術差異的曆史背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顯處視月》的意思

《顯處視月》是一句成語,意思是站在高處遠望明月。這句成語寓意高處能夠看到更遠的事物,也象征遠大的胸懷和追求。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顯處視月》的部首是「日」和「足」,具體的筆畫數分别是4和7。

來源

《顯處視月》來源于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臨安春雨初霁圖高樓》:“顯處願隱相逢稀,憑高窗左視月西。百尺樓頭臨碧渚,此心吾與君相宜。”後來這句詩被抽取出來,成為獨立的成語。

繁體

《顯處視月》是「顯處視月」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顯處視月”可以寫作“顯處視月”,其中 “處”可以寫作“處”,“視”可以寫作“視”。

例句

他爬上山頂,顯處視月,心情愉快。

組詞

- 顯貴:地位顯赫的人,貴族。

- 顯赫:聲名顯著,出衆。

- 顯明:顯而易見。

- 處所:地方,場所。

近義詞

- 臨高望遠

- 登高望遠

- 遠眺

反義詞

- 近視:不能看遠的眼睛問題。

- 次要:不重要的,次等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