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獻春的意思、獻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獻春的解釋

孟春;新春。指農曆正月。 晉 王浚 《從幸洛水餞王公》詩:“羣僚荷恩澤,朱顔感獻春。”《魏書·樂志》:“自獻春被旨,賜令博採經傳,更制金石。”《初學記》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獻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獻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農曆正月,即孟春時節,象征新春的開始。該詞由“獻”(奉獻、呈現)與“春”(春季)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将春天呈現出來”。

二、曆史淵源與文獻引用

  1. 古籍記載:

    • 晉代王浚《從幸洛水餞王公》詩提到“朱顔感獻春”,表達對新春的感懷。
    • 《魏書·樂志》記載“獻春被旨”,指正月時朝廷頒布政令。
    • 南朝梁元帝《纂要》明确将“獻春”列為農曆正月的别稱。
  2. 時間範圍:
    古代曆法中,“獻春”特指春季第一個月(孟春),對應現代農曆正月,涵蓋立春至驚蟄節氣。

三、延伸用法

  1. 象征意義:
    可比喻萬物複蘇、生機勃發的景象,如詩句“精耕細作勤奮獻”(引用例)。
  2. 現代語境:
    現代較少單獨使用,多出現在文學或曆史讨論中,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具體指代(如時間或意象)。

四、常見混淆點

部分資料(如)将其歸為成語,但多數權威文獻僅作為時間名詞解釋,需注意語境差異。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詩詞用例,可參考《初學記》《魏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獻春》是什麼意思

《獻春》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向春天緻敬、歡迎春天的到來。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該詞的拆分部首為「犬(犭)」,拆分筆畫為10畫。

來源

《獻春》一詞出自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水浒傳》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宋江帶領108位好漢,為了表達對春天的喜愛和向春天緻敬的情感,共同編寫了一首名為《獻春》的詩歌,以此慶祝春天的來臨。

繁體

《獻春》的繁體字為「獻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獻春」的寫法和現代相似,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

1. 萬物複蘇,大自然迎來了獻春的時刻。

2. 我們在學校舉辦了一場獻春聯歡會,以表達對春天的熱愛和感恩。

3. 隨着獻春的到來,農田裡的麥苗綠油油的,農民們的臉上洋溢着笑容。

組詞

1. 獻花: 表示向某人或某事物緻以鮮花。

2. 獻詞: 表示寫給某人或某事物的祝辭或寄語。

3. 獻禮: 表示将禮品或貢品獻給某人或某事物。

近義詞

祭獻、奉獻、貢獻。

反義詞

迎春、迎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