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白的意思、抄白的詳細解釋
抄白的解釋
(1).公文的抄本或副本。《水浒傳》第二二回:“ 宋太公 三年前出了 宋江 的籍,告了執憑文帖。見有抄白在此,難以勾捉。”
(2).抄錄。《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宣敕委官辦驗得别無冒僞,将抄白對讀無差的本,分付該犯家屬收掌聽候去訖。”《西遊補》第四回:“又早有人抄白第一名文字,在酒樓上搖頭誦念。”《苦社會》第四三回:“﹝ 子豐 ﹞就在袋裡取出張抄白的公文。”
詞語分解
- 抄的解釋 抄 ā 謄寫,照原文寫:抄本。抄寫。抄襲。傳抄。 搜查而沒收:抄沒(?)。抄家。抄斬。 走簡捷的路:抄近。抄小道。包抄。 同“綽”。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白的解釋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顔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白忙。白說。 沒
網絡擴展解釋
“抄白”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hāo bái”,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
公文的抄本或副本
指官方文書的複本,用于備份或公示。例如《水浒傳》中提到“見有抄白在此,難以勾捉”,即用抄本作為法律依據。
-
抄錄行為
表示對文字内容的謄寫或記錄,如《西遊補》中“抄白第一名文字”即指抄寫榜單内容。
二、延伸解析
- 詞源與結構
“抄”指謄寫、複制,“白”原指白紙,引申為文字内容,合稱表示對文本的複制行為。
- 曆史用例
元代《元典章》記載通過“抄白”核對公文真僞,清代小說《苦社會》也提及抄白公文的情節,說明其長期用于行政和文學領域。
三、其他說法辨析
部分資料(如)将“抄白”解釋為“抄襲他人作品”的成語,但此說法未見于多數權威文獻,可能為特定語境下的引申或誤讀,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四、總結
“抄白”核心含義聚焦于文書副本和抄錄行為,多見于古籍與曆史文獻。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用例,可參考《水浒傳》《元典章》等原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抄白(chāo bái)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抄白是中國方言中的一個俚語,常見于上海和江南一帶。它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在某個場合或活動中沒有意義地走來走去,毫無目标地閑逛或遊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抄白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抄”字的部首是扌(手部首),它的筆畫數為5;“白”字的部首是白(白字部首),它的筆畫數為5。
來源與繁體漢字寫法
抄白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模糊,但可以推測它可能是從方言中演變而來。在繁體漢字寫法中,抄白可以寫作“抄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抄白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對于這個詞的具體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目前尚無相關資料。
例句
1. 他整天抄白,好像忙得不像樣。
2. 昨天下午我在街上看到他一直在抄白。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抄衣、抄本、白幹
近義詞:閑逛、遊蕩、徘徊
反義詞:工作、忙碌、專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