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汙潴的意思、汙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汙潴的解釋

亦作“ 污潴 ”。亦作“污瀦”。亦作“汚瀦”。積水的窪地。 唐 薛能 《秋雨》詩:“有形皆霢霂,無地不污瀦。” 宋 洪邁 《夷堅支志甲·錢塘老僧》:“吾鄉羣蛙之受釣,發端自汝。今污瀦所産,萬計皆空,暴殄天物如此,将招業報。” 郭沫若 《文藝論集·文學的本質》:“有的又跑到碧綠的汚潴邊上去考察,就說水是色清而有臭。”

亦作“ 污潴 ”。亦作“污瀦”。亦作“汚瀦”。即污池。古代一種嚴厲的刑罰。《晉書·刑法志》:“至於謀反大逆,臨時捕之,或污瀦,或梟葅,夷其三族。”《宋書·二兇傳·始興王濬》:“毀 劭 東宮所住齋,污瀦其處。” 唐 陸贽 《論替換李楚琳狀》:“按以典法,是宜污瀦。”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宗藩·楚府前後遭變》:“ 英燿 躬為大逆,惡踰 商臣 ,隻宜污瀦其宮。”參見“ 污池 ”。

||

見“ 污瀦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汙潴”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以下從讀音、釋義及文獻例證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一、讀音與異體寫法

二、基本釋義

  1. 積水的窪地
    指自然形成或人為造成的低窪積水區域。例如:

    • 唐代薛能《秋雨》詩:“有形皆霢霂,無地不污瀦。”
    • 郭沫若描述為:“有的又跑到碧綠的汚潴邊上去考察,就說水是色清而有臭。”
  2. 古代刑罰“污池”的别稱
    指将罪犯的居所毀壞并注水淹沒,作為嚴厲的懲戒措施。例如:

    • 《晉書·刑法志》記載謀反者可能被“污瀦,或梟葅,夷其三族”。
    • 《宋書·二兇傳》提到“毀劭東宮所住齋,污瀦其處”。

三、相關延伸

四、總結

“汙潴”既可指自然地理中的積水區域,亦關聯古代嚴酷刑罰,體現了漢語詞彙在曆史語境中的多義性。其異體形式和文獻用例進一步印證了該詞在古代典籍中的廣泛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汙潴』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汙潴』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指潮濕、濕潤。

拆分部首和筆畫

『汙潴』這個詞的部首是「水」,它由「氵」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3畫,其中「水」部的筆畫數為4畫,「烏」部的筆畫數為9畫。

來源

『汙潴』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它取義于濕潤、潮濕之意。在古代,人們常用『汙潴』來形容一些物體或地方受到水分浸潤而變得濕潤的狀态。

繁體

在繁體中,『汙潴』的寫法為「污穌」,保留了原字的意義以及結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汙潴』在古時候的寫法為「穢穌」。雖然寫法不同,但其基本意思和現代的『汙潴』相同。

例句

1. 雨後的花園濕漉漉的,充滿了『汙潴』的味道。

2. 潮濕的地方容易滋生細菌和黴菌,要注意防止『汙潴』。

組詞

清汙、潴留、沉潴、積潴、汙流、溶汙

近義詞

濕潤、潮濕、潮濕、滋潤、潮潤

反義詞

幹燥、枯燥、幹旱、幹涸、幹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