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舞鐘馗的意思、舞鐘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舞鐘馗的解釋

(1).謂扮作 锺馗 舞蹈。參見“ 舞判 ”。

(2).一種裝有機關的木制捕鼠器。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 慶曆 中,有一術士姓 李 ,多巧思。嘗木刻一‘舞 鐘馗 ’,高二三尺,右手持鐵簡,以香餌置 鐘馗 左手中,鼠緣手取食,則左手扼鼠,右手用簡斃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舞鐘馗"是中國傳統民俗活動中的一種驅邪儀式,源于古代傩文化,以鐘馗形象為核心進行表演。該詞由"舞"與"鐘馗"組合構成,"舞"指舞蹈動作,"鐘馗"則是道教信仰中的捉鬼天師。根據《漢語大詞典》記載,鐘馗是"傳說中能打鬼驅邪的神",而"舞鐘馗"特指通過肢體動作模仿鐘馗捉鬼的場景,具有祈福禳災的象征意義。

從民俗學視角考證,該儀式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據《新唐書·禮樂志》記載,宮廷傩戲中已出現"代面舞"形式,宋代《東京夢華錄》更明确記錄了民間"裝鐘馗、小妹、土地、竈神之類"的驅傩表演。表演者通常佩戴青面獠牙的面具,手持寶劍進行程式化舞蹈,動作剛勁有力,配合鑼鼓節奏形成強烈的視聽效果。

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舞鐘馗"被歸類為歲時節令類民俗活動,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西等地。根據歙縣文化館的田野調查,完整儀式包含"巡遊""斬鬼""賜福"三個環節,既保留古傩舞元素,又融合了地方戲曲動作,形成獨特的藝術形态。現代多出現于端午節、春節等傳統節日,2014年安徽婺源舞鐘馗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網絡擴展解釋

“舞鐘馗”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舞蹈表演

指裝扮成鐘馗形象進行的舞蹈,常用于傳統民俗活動或驅邪儀式。鐘馗是民間傳說中的捉鬼之神,此類舞蹈通過誇張的動作和服飾(如手持鐵簡、佩戴面具)展現其威嚴形象,具有驅邪納吉的象征意義。例如,宋代文獻中提到的“舞判”即與此類表演相關。


二、捕鼠裝置

指一種宋代發明的木制機關捕鼠器。據沈括《夢溪筆談》記載,術士李姓者曾制作“舞鐘馗”裝置:木雕鐘馗高約二至三尺,左手放置誘餌,老鼠取食時觸發機關,鐘馗左手扼鼠,右手鐵簡将其擊殺。這種設計巧妙結合了機械原理與民俗文化元素。


補充說明

兩種含義均與鐘馗形象相關:前者強調動态表演,後者靜态裝置借其威懾力實現捕鼠功能。該詞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将信仰與實用技術結合的智慧。

别人正在浏覽...

霸門灞橋筚路藍縷炳炳烨烨不闌帶不使不約而同成堆塵灰刀柄典吏電壓典鬻滴答定省凊溫帝釋青廢捐鳳絲雁柱父師改定詭谲孤蓬自振劃不來華燦降俘絞車焦炭兢栗金章進衆塊鞠獵囊六沖鹿耳明秀闵然墨竹亭撲鬥搶窩清望官棄遺忍忮日不暇給日夜如梭瑞鴨塞表盛積釋口收離糾散束骨替戾岡頭狀花序頹暮宛舌為他人作嫁衣裳葳蓁小僮斜斂偕生之疾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