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寘的意思、無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寘的解釋

(1).不要放置。《左傳·隱公十一年》:“﹝ 鄭伯 ﹞乃使 公孫獲 處 許 西偏,曰:‘凡而器用財賄無寘於 許 。’”

(2).謂無以置身,惶悚不安。 南朝 梁 蕭統 《謝敕赉看講啟》:“臣不涯庸淺,輕敢奉宣……慚悚交并,寝興無寘。”

(3).猶言不予處理。 唐 孫逖 《對甲讀<周書陰符>或告違法判》:“下帷之時,不學明訓;張燈之際,乃習《陰符》,徒成 仲舒 之滛,不如 元凱 之癖。或稱違法,誠則伊咎,欲将議獄,其或有詞……苟如斯失,無寘於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無寘”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種解釋:

  1. 不要放置
    出自《左傳·隱公十一年》:“凡而器用財賄無寘於許”,意為告誡不要将器物財物放置在許地。此處的“寘”通“置”,強調禁止或避免某種行為。

  2. 惶悚不安,無以自處
    南朝梁蕭統在《謝敕赉看講啟》中寫道:“慚悚交并,寝興無寘”,描述因慚愧惶恐而心神不甯、無法安身的心理狀态。

  3. 不予處理
    唐代孫逖的判例《對甲讀<周書陰符>或告違法判》中提到“不學明訓”,結合上下文可推斷“無寘”在此指對某事件或行為不作處置。

注意:該詞現代已極少使用,需結合古籍原文分析具體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左傳》《全唐文》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無寘》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無寘》是佛教中的一個概念,在禅宗中常用。它的意思是超越形而上的存在,沒有固定的住處或依據之意。代表着超脫塵世的境界。

拆分部首和筆畫

《無寘》的拆分部首是宀和寸,宀(ㄑㄧㄥ)是指房屋,寸(ㄙㄨㄣ)是指長度單位。筆畫部分,它含有16畫。

來源

《無寘》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華嚴經》,是南朝佛教高僧羅應世翻譯的。之後,它成為了禅宗的重要概念,代表着用于描述佛性的本質。

繁體

《無寘》的繁體字形為「無房」或「無址」,它們保留了原始字形的特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對于《無寘》而言,古人可能采用不同的寫法,如「毋宅」或「無姿」。不同的寫法在古代文獻中也能夠找到。

例句

1. 他通過冥想達到了對《無寘》的領悟。

2. 禅師對學生說:“要悟通《無寘》,需超越相對的世俗觀念。”

組詞

無邊無際、無形無影、無欲無求、無憂無慮、無關痛癢、無私無畏

近義詞

無求、無欲、無畏、無我、無為

反義詞

有寘、有界、有欲、有我、有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