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藏的意思、五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藏的解釋

(1).亦作“ 五臧 ”。即五髒。指心、肝、脾、肺、腎。中醫謂“五髒”有藏精氣而不瀉的功能,故名。《素問·五髒别論》:“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寫也。”《管子·水地》:“五味者何?曰五藏。酸主脾,鹹主肺,辛主腎,苦主肝,甘主心。”《漢書·王吉傳》“吸新吐故以練臧” 唐 顔師古 注:“臧,五臧也。” 宋 蘇轼 《石菖蒲贊》:“開心補五藏,通九竅,明耳目。”

(2).佛教的五類經典。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凡聖鹹會,賢智畢萃,復集《素呾纜藏》《毘奈耶藏》《阿毘達磨藏》《雜集藏》《禁咒藏》别為五藏。”按,佛教“五藏”尚有其他分類法,而前三類為經、律、論三藏則同。參閱《分别功德論》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五藏(wǔ zàng),是中國傳統醫學(中醫學)理論體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人體内五個重要的髒器,即心、肝、脾、肺、腎的合稱。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層面理解:

  1. 生理結構與功能的總稱: “五藏”首先指代人體胸腔和腹腔内的五個實質性髒器。在中醫理論中,這五個髒器不僅是解剖學上的存在,更被賦予了複雜而獨特的生理功能系統。它們被認為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中心,負責化生、貯藏精氣(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與能量),主導着氣血津液的生成、運行與代謝,維系着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例如,心主血脈、藏神;肝主疏洩、藏血;脾主運化、統血;肺主氣、司呼吸;腎藏精、主水液。據《黃帝内經·靈樞·本藏》記載:“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這奠定了五藏作為生命活動核心的理論基礎。

  2. “藏”的本義與引申: 從字義上看,“藏”(zàng)有“儲藏”、“貯藏”之意(與“藏”cáng 的隱藏義相通)。《說文解字》釋“藏”為“匿也”,引申為深藏于内。因此,“五藏”之名直接體現了這些髒器在人體内深藏不露的特性及其主要功能——貯藏人體最精華的物質(精氣神血)。這區别于“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後者主要功能是受納、傳化水谷,具有“瀉而不藏”、“實而不能滿”的特點。

  3. 藏象學說的核心: “五藏”是中醫“藏象學說”的核心研究對象。藏象學說并非單純研究髒器的解剖形态,而是通過觀察人體外在的生理病理現象(“象”)來推知内在髒腑的功能狀态(“藏”)。因此,“五藏”的概念超越了具體的解剖器官,更強調其功能系統的整體聯繫。每個“藏”都關聯着特定的形體、官竅、情志、體液等,并與自然界(如五方、五季、五氣、五味等)存在對應關系,構成“天人相應”的整體觀。例如,肝系統聯繫筋、目、淚、怒,與春季、風氣相應。

  4. 哲學與文化内涵: “五藏”概念的形成深受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如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五藏與五行(木、火、土、金、水)相配屬(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它們之間存在着相生相克的關系,維持着人體内部的動态平衡。這種配屬關系體現了古人對人體結構與功能、人與自然關系的系統化、模型化認識,是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基石。《淮南子·精神訓》等古籍也體現了早期對五藏功能及其與精神活動關系的哲學思考。

“五藏”在中醫學中是一個集解剖、生理、病理及哲學于一體的綜合性概念。它指代心、肝、脾、肺、腎這五個核心髒器及其功能系統,強調其貯藏精氣的核心功能,是中醫認識人體生命活動規律、診斷疾病、指導治療的核心理論依據。其内涵深刻體現了中醫學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特色。

網絡擴展解釋

“五藏”是中醫理論中的重要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五藏”即“五髒”,指人體内五個核心髒器:心、肝、脾、肺、腎。中醫認為它們是生命活動的中心,不僅負責生理功能,還與精神意識活動相關聯。


二、功能與特點

  1. 藏精氣而不瀉
    五藏的主要功能是貯藏精氣(如氣血、津液等),而非直接傳導或排洩物質,這與“六腑”的傳化功能形成對比。

  2. 與精神活動關聯
    每個髒器對應特定的精神屬性:

    • 心藏神(主宰意識)
    • 肺藏魄(與本能反應相關)
    • 肝藏魂(主管情緒)
    • 脾藏意(關聯思維)
    • 腎藏精志(涉及記憶與意志)。

三、中醫理論中的定位

五藏屬于“藏象”學說的核心内容,中醫認為它們并非單純解剖學器官,而是隱藏在脈絡中的機能系統,通過經絡與全身聯繫,維持生命活動。例如:


四、其他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中醫藏象理論或具體髒器功能,可參考《靈樞·九針論》等古籍或權威醫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首郎襃斜道并軌沖賬儲寀存項大風大浪大元帥東裡洞辟梵行先生風承焚杅該究該死高峯灌暢鬼機靈紅子後婿厚養砉劃禍絕福連假山截面诘訴近事女揩背開元通寶庫成兩騎牛俐落六戎珑珑兀兀亂糟糟馕糟内助齧蝕奴顔婢睐乾劉扡剔乞兒馬醫情品契悟诠說三命而俯侍面食器授勳束上起下輸役襚衣他山之石鐵了事汪波彎子未來香祖閑遠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