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諸侯作符信用的五種玉。即璜、璧、璋、珪、琮。《書·舜典》:“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贄。” 孔 傳:“修吉兇賓軍嘉之禮,五等諸侯執其玉。” 孔穎達 疏:“此雲五玉即上文五瑞,故知五等諸侯執其玉也。” 漢 班固 《白6*虎通·文質》:“五玉者各何施?蓋以為璜以徵召,璧以聘問,璋以發兵,珪以信質,琮以起土功之事也。”《南齊書·樂志三》:“五玉既獻,三帛是薦。”
(2).代稱諸侯。 唐 獨孤及 《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詩:“三微復正統,五玉歸 文祖 。”參見“ 五瑞 ”。
(3).五色之玉。 南朝 齊 王融 《奉養僧田篇頌》:“五玉已潤談而信,八桂雖芳風乃掃。”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五玉漢語 快速查詢。
“五玉”是古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主要涉及禮制與權力象征。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五玉指古代諸侯作為符信使用的五種玉器,具體包括璜、璧、璋、珪(圭)、琮。這五種玉器在《尚書·舜典》中已有記載,與“五禮”(吉、兇、賓、軍、嘉)相配合,是等級制度的體現。
部分文獻提到“五玉”也指五色之玉(青、赤、白、黑、黃),或裝飾性玉器組合(如琥、璉),但此說法多見于非權威來源,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尚書》注疏等典籍原文。
《五玉》是指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五種珍貴玉石,包括和田玉、白玉、翡翠、琥珀和瑪瑙。這些玉石在中國文化中具有極高的價值和重要的象征意義。
《五玉》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玉”,表示和玉石相關;它的筆畫數為9畫。
《五玉》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五嶽”與“五方”相對應的概念。嶽指的是大山,方指的是方位。五嶽分别是東嶽泰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西嶽華山和北嶽恒山,與之對應的是東方、南方、中央、西方和北方。後來,人們将五嶽與五種珍貴玉石聯繫在一起,稱之為《五玉》。
在繁體字中,「五玉」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五玉」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然而,由于缺乏具體史料記載,無法确定古代對于「五玉」的寫法和字形。
1. 我買了一串五玉項鍊,非常漂亮。
2. 五玉被視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
五嶽、五方、玉石、珍貴、象征、中嶽、東嶽、南嶽、西嶽、北嶽
五寶、五瑞
五毒、五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