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學的意思、五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學的解釋

(1). 西周 大學,設東學、西學、南學、北學和太學,總稱五學。見《大戴禮記·保傅》、《漢書·賈誼傳》。《周禮·春官·大司樂》“掌成均之灋” 孫诒讓 正義:“ 周 制,國中為小學,在王宮之左;南郊為五學,是為大學…… 鄭鍔 雲:‘ 周 五學,中曰辟雍,環之以水;水南為成均,水北為上庠,水東為東序,水西為瞽宗。’”參閱《大戴禮記·保傅》。

(2).指《樂》、《詩》、《書》、《禮》、《春秋》。《漢書·藝文志》:“至于五學,世有變改,猶五行之更用事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學”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西周時期的大學體系

西周時期的“五學”指由東學、西學、南學、北學、太學五部分構成的中央教育機構,總稱“五學”。這一體系體現了西周“以方位定學”的教育制度:

二、儒家經典指代

漢代《漢書·藝文志》将“五學”解釋為儒家五部經典著作,即:

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提到“五學”與孔子“五學而不祥”的關聯,但該出處尚未得到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後人引申義。實際應用中,西周教育體系的解釋更為權威。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學》是什麼意思

《五學》是指《論語》中所指的五種學問,即仁、義、禮、智、信。這五種學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國古代學習和修養的重要方面。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學》的拆分部首是「南」,總共有五個筆畫。

來源

《五學》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述而》篇中,是孔子所言:“學如不及,猶恐失之。”這句話中的“學”指的就是五種學問,即《五學》。後來,這一概念被儒家學派廣泛接受并發展。

繁體

《五學》的繁體字為「五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常常有變化,關于《五學》的古字寫法并沒有特定的規定。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和地區,可能有不同的字形呈現。

例句

1. 學習《五學》是成為一名有德之人的基礎。

2. 她以專注于《五學》而聞名于學界。

組詞

學問、學習、學校、學員、學識、學藝。

近義詞

儒學、儒教、儒道、儒家。

反義詞

野學、非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