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on break;mid-day rest] 午間的休息,一般指午飯後的休息時間
午飯後休息。 張英 《老年突擊隊》:“利用午休時間, 武大炮 向各車間的老工人一一動員。”《山東文學》1982年第12期:“真老了嗎?前幾年,還經常不午休,有時候忙起來,白黑連軸轉。”
“午休”是一個常用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字面定義
“午”指中午時段(通常為11:00-13:00),“休”即休息。合指在正午前後進行的短暫休息活動,常見于午餐後小憩或暫停工作/學習。
典型時段
中國大部分地區午休時間為12:00-14:00,其中30分鐘至1小時為休息主體,剩餘時間用于用餐和調整狀态。部分國家如西班牙的“siesta”則延長至下午3點前。
文化差異
• 東亞國家(如中國、日本)普遍保留午休傳統,部分企業設置專門休息區。
• 歐美國家更傾向短時午休(Power Nap)或不間斷工作,午休文化較弱。
健康影響
科學研究表明,20-30分鐘午休可提升下午認知能力約34%,緩解壓力激素水平。但超過1小時可能引發睡眠慣性(醒後昏沉感)或幹擾夜間睡眠節律。
建議根據個人作息和所處環境調整午休時長,例如炎熱地區適當延長休息,高強度腦力工作者優先保證短時高質量小憩。
午休是指在午飯後休息片刻的時間。它來自于中國文化中對勞動的重視,體現了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午字的部首是十,筆畫數為四;休字的部首是亻(人),筆畫數為6。
午休這個詞最早出現在《逸周書·憲法》一書中,書中記載了公元前770年左右的周朝時期,君主每日下午安排官員午休。從此,午休成為了中國古代的一種習慣。
《午休》的繁體字為「午休」。
古代漢字中,「午休」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根據古籍中的記載,有些寫作「午宿」、「午睡」等。不過,這些寫法多數已經不再使用。
1. 下午一定要記得給自己預留時間,好好午休一下。
2. 老師說課後有一個小時的午休時間,大家都笑逐顔開。
午休室、午休時間、午休制度、午休熟睡
午間休息、午覺、午睡
工作、忙碌、奔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