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午休的意思、午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午休的解释

[noon break;mid-day rest] 午间的休息,一般指午饭后的休息时间

详细解释

午饭后休息。 张英 《老年突击队》:“利用午休时间, 武大炮 向各车间的老工人一一动员。”《山东文学》1982年第12期:“真老了吗?前几年,还经常不午休,有时候忙起来,白黑连轴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午休是汉语中常用的复合词,由“午”(指正午时分)和“休”(休息)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在中午时段进行的短暂休息活动。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的释义及实际使用场景,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在中午前后(通常为午餐后)的休息时间,用于缓解疲劳、恢复精力。该时段常见于学校、职场等场景的固定作息安排,体现劳逸结合的生活节奏。

示例: “公司规定12点至1点为午休时间,员工可自由用餐或小憩。”

二、文化与社会背景

午休习惯与中国传统“子午流注”养生观相关,中医认为午时(11:00-13:00)是心经当令,短暂休息有助于气血调和。现代社会中,午休既是生理需求,也被视为提升下午工作效率的重要方式,常见于东亚文化圈。

三、使用场景扩展

  1. 时间指代:可指具体的休息时段(如“午休两小时”)。
  2. 行为描述:作动词时表示“进行午间休息”(如“他正在午休”)。
  3. 空间延伸:部分语境中代指午休场所(如“整理午休室”)。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午休”是一个常用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1. 字面定义
    “午”指中午时段(通常为11:00-13:00),“休”即休息。合指在正午前后进行的短暂休息活动,常见于午餐后小憩或暂停工作/学习。

  2. 典型时段
    中国大部分地区午休时间为12:00-14:00,其中30分钟至1小时为休息主体,剩余时间用于用餐和调整状态。部分国家如西班牙的“siesta”则延长至下午3点前。

  3. 文化差异
    • 东亚国家(如中国、日本)普遍保留午休传统,部分企业设置专门休息区。
    • 欧美国家更倾向短时午休(Power Nap)或不间断工作,午休文化较弱。

  4. 健康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20-30分钟午休可提升下午认知能力约34%,缓解压力激素水平。但超过1小时可能引发睡眠惯性(醒后昏沉感)或干扰夜间睡眠节律。

建议根据个人作息和所处环境调整午休时长,例如炎热地区适当延长休息,高强度脑力工作者优先保证短时高质量小憩。

别人正在浏览...

霸川白面客搽粉长幼充值抽搭打翻大琴打颤点头咂嘴钓声遁化独甚方外房下芳躅放纵不拘奉攀篙头各有所短公车贡输鬼帅瑰闻锅铲裹头人寒族河柳祸衅渐营解冤畸流洽客爝火苛求狂放兰槐良好绫绮六艺乱烘瞢瞢敏核鸟吓陗核锹军琼琚七州券直仁董衰旺霜飙泰羹韬弦头筹投篮土围子仙岛饷餽萧澹心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