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曜的意思、五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曜的解释

指金、木、水、火、土五星。 汉 史岑 《出师颂》:“五曜霄映,素灵夜叹。”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外除五曜,内守九精。”《艺文类聚》卷七五引作“外珍五耀”。《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三仁去国,五曜入 房 。” 李善 注引《春秋元命苞》:“ 殷 紂 之时,五星聚 房 。”三仁,指 殷 之 微子 、 箕子 、 比干 。 房 ,即 房宿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曜是汉语词汇中对五大行星的传统统称,源于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具体指金星(太白)、木星(岁星)、水星(辰星)、火星(荧惑)、土星(镇星)。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的星象观测,并被纳入“七政”系统(五曜加日月),后成为传统文化中天文、历法、占卜等领域的重要理论依据。

从词义构成看,“五”表数量,“曜”本义为日光,引申为星辰光辉,故“五曜”特指五颗显著发光的行星。汉代《史记·天官书》记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将五曜与五行哲学结合,赋予其金、木、水、火、土的属性,形成天人对应的宇宙观。唐代《晋书·天文志》进一步明确五曜的运行规律,称其“循黄道而行,迟疾有常”,体现了古代对行星轨迹的观察总结。

在文化衍申层面,五曜被视为天象吉凶的征兆。例如《汉书·天文志》载“荧惑守心,主大灾”,将火星(荧惑)异常与政权变动关联。宋代《云笈七签》等道教文献则把五曜神格化,作为修炼体系中的护法神祇。现代汉语词典如《辞源》(商务印书馆)将“五曜”释义为“古代对金、木、水、火、土五星的总称”,强调其历史语言学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五曜”是古代中国对五大行星的统称,具体指金、木、水、火、土五星,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1. 基本定义
    五曜即金、木、水、火、土五星,合称“五纬”。古人观测到它们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类似织物的横线(纬线),故称“五纬”,后因与“五行”对应而称“五曜”。

  2. 名称与天文特征

    • 水曜(水星):古名“辰星”,因距离太阳最近,观测时总在太阳两侧约30度内(一“辰”的间距)。
    • 金曜(金星):古名“太白”,因亮度极高,黎明时称“启明”,黄昏时称“长庚”。
    • 火曜(火星):因颜色荧红如火焰,称“荧惑”。
    • 木曜(木星):古名“岁星”,因约12年绕天一周,用于纪年。
    • 土曜(土星):古名“镇星”,因公转周期约28年,每年镇守一宿。
  3. 文化渊源
    五曜源于古代对星辰的自然崇拜,《史记·天官书》记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将五星与五行哲学结合。后世文献如《抱朴子》《出师颂》等也多次提及五曜,用于天文或隐喻。

  4. 扩展含义
    部分文献中,五曜被引申为“轮流交替”的象征,如职务轮换等场景,但此用法较罕见。

五曜既是天文观测的产物,也是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若需进一步了解各行星的详细观测记录,可参考《史记》《新唐书》等古籍或现代天文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壤巴山度岭巴西暖流並翼敝躧不至柴油机臭不可闻抽样调查楮泉酢歰盗跖之物抵弃发政施仁港埠蛤解果勇海藻黑鹅画绢皇惑弧圈球夹窗翦彩奬赏践盘金不换鯨鍾禁取谨谢不敏矜允慷忾良枣廉勇林惭谷愧陵坟乱真马行冥絶盘绕湓涌破多罗欺慢桡骨容头过身如胶投漆纱巾省究沈郎适当其时视下如伤识有鼠狼锼啮天光天字第一号痛诋五生盆无一不知相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