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勿勿的意思、勿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勿勿的解釋

(1).猶勉勉。勤懇不懈貌。《禮記·禮器》:“卿大夫從君,命婦從夫人,洞洞乎其敬也,屬屬乎其忠也,勿勿乎其欲其饗之也。” 鄭玄 注:“勿勿,猶勉勉也。”《大戴禮記·曾子立事》:“君子守此,終身勿勿也。”《樂府詩集·北齊享廟樂辭·登歌樂》:“端感會事,儼思脩禮。齊齊勿勿,俄俄濟濟。”

(2).猶忽忽。憂愁貌。“勿”與“忽”聲近而義同。《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故君子無悒悒於貧,無勿勿於賤,無憚憚於不聞。”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君子無邑邑於窮,無勿勿於賤。”一本作“ 忽忽 ”。 晉 王羲之 《延期帖》:“兄弟上下遠至此,慰不可言,嫂不和,憂懷深, 期 等殊勿勿燋心。”

(3).指恍忽貌。《關尹子·一宇》:“天物怒流,人事錯錯然,若若乎回也,戞戞乎闘也,勿勿乎似而非也。” 晉 王羲之 《問慰諸帖》上:“吾頃胸中惡,不欲食,積日勿勿,五六日來小差,尚甚虛劣。”

(4).匆忙;急遽。 晉 王羲之 《章草帖》:“旨信送之,勿勿當付良信。” 唐 杜牧 《遣興》詩:“浮生長勿勿,兒小且嗚嗚。” 清 周亮工 《送汪舟次遊廬山序》:“﹝ 汪舟次 ﹞念予寥落,忽復渡江相慰,登 繖山 後,勿勿有意 匡廬 。” 鄭文焯 《與人論詞書》:“﹝餘﹞迨二十五歲南遊客 吳 ,勿勿歲月,每值滿城梅雨,襟袖酥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勿勿”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以下為其主要釋義及用例:

一、核心釋義

  1. 勤懇不懈
    源自《禮記·禮器》中“勿勿乎其欲其飨之也”,鄭玄注“猶勉勉也”,指專注勤勉的狀态。
    例: 君子守此,終身勿勿也。(《大戴禮記》)

  2. 憂愁恍惚
    與“忽忽”通假,表憂思恍惚。如《大戴禮記》中“無勿勿於賤”,指不為貧賤而憂愁。

  3. 匆忙急遽
    古義中亦指倉促匆忙。晉代文獻及現代造句如“勿勿的步伐”均用此義。

二、字形溯源

“勿”本義為旗幟(象形字),後引申為“禁止”,如“勿動”“勿擾”。但“勿勿”作為疊詞時,含義與單字不同,需特别注意。

三、使用注意

建議在正式寫作中優先使用現代常用詞(如“匆匆”),若引用古籍需明确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勿勿》的意思

《勿勿》是一種中文詞彙,意為“不要”,表達禁止或勸阻的意思。它可以用來告誡他人不要做某事,或者用于表示自己對某件事的不同意或不贊同。

部首和筆畫

《勿勿》這個詞的部首是力(lì),表示力量、力量的來源等。它的總筆畫數為12個。

來源和繁體

《勿勿》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是由兩個相同的“勿”字組成的。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勿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勿」的寫法與現代相似,也是由一橫一點構成。在古時候的字典和文獻中,「勿」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但整體結構基本相同。

例句

1. 勿勿輕視他人的努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

2. 請大家勿勿恐慌,我們會盡快解決問題。

3. 勿勿忘記關掉電源,以免造成安全隱患。

組詞

1. 不勿(bù wù):不必要;沒有必要。

2. 勿須(wù xū):不需要;沒有必要。

3. 勿擾(wù rǎo):不要打擾。

近義詞

1. 不要(bù yào):表示不同意或禁止。

2. 不準(bù zhǔn):表示不允許。

3. 不可以(bù kě yǐ):表示禁止或不允許。

反義詞

1. 可以(kě yǐ):表示允許或可以。

2. 允許(yǔn xǔ):表示同意或允許。

3. 許可(xǔ kě):表示批準或允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