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 代 西域 烏貪訾離國 的省稱。《漢書·西域傳下·烏貪訾離國》:“ 烏貪訾離國 ,王治 于婁谷 ,去 長安 萬三百三十裡……東與 單桓 、南與 且彌 、西與 烏孫 接。” 唐 盧照鄰 《戰城南》詩:“将軍出紫塞, 冒頓 在 烏貪 。”
“烏貪”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指漢代西域國家“烏貪訾離國”的簡稱,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小國。根據、、等史料記載: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烏”與“貪”拆分解釋:
兩種解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在曆史文獻中多指西域古國;若作為成語使用,需謹慎考據古籍原文。建議優先參考權威曆史典籍(如《漢書》)的定義。
烏貪(wū tā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烏(wū)表意部首,貪(tān)表音部首。
烏字是一個會意字,表示黑色的烏鳥。貪字是一個象形字,描繪了一個手指着嘴巴的形象,表示貪食的意思。
“烏貪”這個詞來源于《莊子·秋水》一篇,用來形容人們貪婪而不滿足的心态和欲望。它指的是人們不斷追求物質享受和財富積累,永遠無法滿足的欲望。
在繁體字中,烏貪的寫法仍然是烏貪。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烏的寫法有多種變體,包括望字旁、鳥字頭等。而貪的古字形則是“食”和“心”組合在一起的形象。
以下是烏貪在句子中的用法示例:
1. 他的烏貪心态使他無法真正感受到内心的喜悅。
2. 那個商人因為烏貪的欲望而陷入了困境。
組詞:烏七八糟、貪心、貪婪
近義詞:貪婪、貪心、貪求
反義詞:滿足、知足、克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