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utai] 山西省的縣。位于省東北部,為山區,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在其境内,主峰海拔3058米。佛教以五台山為文殊菩薩道場
(1). 唐 高宗 龍朔 中尚書、門下、中書、秘書、禦史五官署均以臺名,合稱“五臺”。《永樂大典》卷二六○六引《數類》:“ 唐 高宗 龍朔 二年改尚書省曰中臺,門下省曰東臺,中書省曰西臺,秘書監曰蘭臺,禦史臺曰憲臺,故有五臺之號。”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忌戒》:“時以年饑,放國子學生歸,又限令史通一經,時人為之語曰:‘……三館學生放散,五臺令史明經。’”
(2).見“ 五臺山 ”。
“五台”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曆史與地理背景綜合理解:
唐代高宗龍朔年間(661-663年),中央官署中的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秘書省、禦史台合稱“五台”。這一稱謂反映了唐代官制特點,但後世較少沿用。
1. 五台縣
2. 五台山
“五台”一詞需結合語境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五台山佛教文化或曆史變遷,可查閱等來源。
《五台》是一個代表中國地理特點的詞彙,它指的是中國五座名山的合稱,包括華山、嵩山、泰山、衡山和恒山。
《五台》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首字部首是“一”,筆畫為一畫;次字部首是“力”,筆畫為二畫。
《五台》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中國古代文人常用“五台”來形容五座名山的美麗壯麗,這個詞彙逐漸流傳并成為常用的詞彙。
《五台》在繁體中的寫法為「五臺」,字形稍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形狀和現在有所不同。《五台》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意思是一樣的。
1. 我很喜歡去五台山旅遊。
2. 五台山是中國的著名名山之一。
五嶽、五官、五行、五谷、五福、五髒、五光十色
五嶽、五峰、五座名山
單台(指一座山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