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聲音,隻有形象的影片。也稱默片。
“無聲片”指沒有對白、音效或配樂,僅通過畫面和字幕傳遞劇情的影片類型,又稱“默片”。以下是詳細解析:
1. 核心定義 無聲片(拼音:wú shēng piàn)是早期電影技術未成熟階段的産物,影片本身不包含聲音,完全依賴演員的肢體表演、表情及文字字幕來叙事。其英文對應詞為silent movie。
2. 時代背景 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20年代末,無聲片是電影的主要形式,如卓别林的喜劇作品均誕生于這一時期。直到1927年首部有聲片《爵士歌手》出現,才逐漸被取代。
3. 藝術特征
4. 文化關聯 中文裡“默片”與“無聲片”完全同義,兩者可互換使用。現代藝術中,仍有導演為追求複古美學而創作無聲風格影片,如《藝術家》(2011年)。
5. 應用示例
無聲片是指沒有配音聲音的電影作品,是指在電影聲音技術尚未發展出來之前的電影。它們通常使用伴奏音樂和文字幕來替代對話和聲音效果。
無聲片的部首是無(火),總筆畫數為7畫。
無聲片最早起源于19世紀末的電影産業,當時還沒有發明出可以記錄和播放聲音的技術。電影僅僅是通過影像的手段來進行表現,所以它們被稱為無聲片。
無聲片的繁體字為「無聲片」。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多有變化,無聲片在古代常被寫作「無聲片」或「無聲片」,發音與現代相同,隻是字形略有差異。
1. 這部電影是一部經典的無聲片,通過畫面和音樂向觀衆傳遞情感。
2. 我喜歡欣賞無聲片的純粹電影藝術,沒有聲音的環境反而更能聚焦于畫面和表演。
無聲片的相關詞彙有:有聲片、配音、音效、伴奏、字幕、影像等。
無聲片的近義詞是啞劇,反義詞是有聲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