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木香的意思、五木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木香的解釋

青木香的别名。 宋 王觀國 《學林·五木香》:“古藥方有五香散,而其方中止用青木香,則五木香即青木香也。”亦省作“ 五香 ”。《北史·真臘國傳》:“其王三日一聽朝,坐五香七寶牀,上施寶帳。”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木香》:“木香,草類也。本名蜜香,因其香氣如蜜也……《三洞珠囊》雲:五香者,即青木香也。一株五根,一莖五枝,一枝五葉,葉間五節,故名五香,燒之能上徹九天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五木香,又稱青木香或廣木香,是中醫典籍中對特定芳香藥材的稱謂,特指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舊稱Saussurea costus)的幹燥根。其名稱由來與古代文獻記載及藥材特性相關:

  1. 名稱釋義

    “五木香”中的“五”可能源于古代對其植物形态或藥性的概括,如《名醫别錄》記載其“葉似羊蹄而長大,花如菊花,結實黃黑”,但更主流的解釋認為“五木”指其根莖幹燥後質地堅實如木,且香氣濃郁,故稱“木香”。前綴“五”或為強調其品質上乘(如“五”在古漢語中可表“多”或“優”),或與早期分類方式有關。後世多簡稱為“木香”或“廣木香”(因主産于廣東、印度等地得名)。

  2. 藥用特性

    五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脾、胃、大腸、三焦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其香氣濃烈而持久,是治療脘腹脹痛、瀉痢後重、食積不消的常用藥,如經典方劑木香槟榔丸即以其為君藥。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其揮發油(含木香烴内酯等)具有調節胃腸運動、抗潰瘍、抗菌作用 。

  3. 文獻溯源

    • 《神農本草經》首載“木香”,列為上品,載其“主邪氣,辟毒疫溫鬼,強志,主淋露”。
    • 《本草綱目》引蘇頌言:“今惟廣州舶上有來者,他無所出……根窠大類茄子,葉似羊蹄而長大,亦有葉如山藥而根大開紫花者……以其形如枯骨,味苦粘牙者為良。” 李時珍進一步釋名:“木香,草類也。本名蜜香,因其香氣如蜜也。緣沉香中有蜜香,遂訛此為木香爾。”
    • 《新修本草》明确其異名“五木香”:“此有二種,當以昆侖來者為佳,西湖來者不善。葉似羊蹄而長大,花如菊花,結實黃黑……一名五木香。”
  4. 古今異名辨析

    需注意古籍中“五木香”偶與“青木香”(馬兜鈴科馬兜鈴根)混淆。宋代《證類本草》已作區分:“木香,即今廣木香也……昔人謂之青木香。後人有呼馬兜鈴根為青木香者,乃呼此為南木香、廣木香以别之。” 現代為确保用藥安全,已禁用含馬兜鈴酸的青木香,臨床所用“木香”均為菊科五木香 。

權威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個來源的綜合信息,,“五木香”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五木香是中藥青木香的别名,屬于菊科植物雲木香的幹燥根,常見于古代醫籍記載。

二、名稱由來

其名稱來源于植物形态特征:“一株五根,一莖五枝,一枝五葉,葉間五節”,故稱“五香”或“五木香”(《本草綱目》引《三洞珠囊》記載)。

三、藥用價值

  1. 主要功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常用于治療胸腹脹痛、嘔吐洩瀉等症。
  2. 曆史記載:
    • 宋代王觀國《學林·五木香》提到古方“五香散”以青木香為主藥;
    • 《北史·真臘國傳》記載其作為香料用于王室器物。

四、其他說明

部分文獻将“五木香”簡稱為“五香”,但需注意與同名香料(如丁香、茴香等)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原文或現代臨床應用,可參考《本草綱目》相關章節或中醫藥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挨肩疊背百住倍言閉門造車冰上曲棍球踩曲慚恚測候誠謝穿雲裂石春度大容得桂厎綏短亭風塵表物革故立新汩都都鼓子船嚎叫和姑闳襟紅燒肉揮斥八極惛懵檢察嚼筆交結交絶吉當當劫執結字寖急九皇蹻容局迫克明空言勑厲雷謗鬣葵渺冥明光宮皮服乾菜潛德钤鍵千颦群書喪生撒潑打滾伸舒什襲珍藏署事私單司機泰素踏謡娘翫烖骁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