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 eight-line poem with five characters to a line and a strict tonal pattern and rhyme scheme] 每句五個字的律詩
見“ 五言律詩 ”。
“五律”是“五言律詩”的簡稱,屬于中國近體詩(格律詩)的一種形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五律全篇共八句,每句五個字,總計四十字。其名稱源于“五言”(每句五字)和“律詩”(遵循嚴格聲律規則)的結合。
結構與音韻規則
章法特點
五律結構嚴謹,常分為四聯:首聯點題,颔聯、頸聯展開描寫或抒情,尾聯收束全篇。例如杜甫的《春望》便體現了這種起承轉合的邏輯。
曆史與運用
五律成熟于唐代,是文人創作的重要體裁。其短小精悍的形式適合凝練表達,古人評價“五律如四十尊菩薩,着一俗漢不得”,強調語言需高度錘煉。
擴展說明:超過八句的五言長律稱為“排律”,但常規五律僅八句。如需具體詩例,可參考王維、杜甫等唐代詩人的作品。
五律(wǔ lǜ)是一種古體詩體,指每句含五個字,每字各自的聲韻調式相同的文體。
五律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五律起源于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其繼古體樂府詩後的又一重要詩體。
五律的繁體為「五律」。
在古時候,五律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差無幾,沒有太大變化。
這是一首五律的例句:
曉日隨雲卷,春風逆水流。夢斷重湖上,山心懷舊遊。
一些與五律相關的詞語:
與五律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與五律意思相反的詞語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