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烏臼的意思、烏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烏臼的解釋

(1).亦作“ 烏桕 ”。落葉樹。實如胡麻子,多脂肪,可制肥皂及蠟燭等。《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二·西洲曲》:“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烏臼》:“《玄中記》:‘ 荊 揚 有烏臼,其實如鷄頭,迮之如胡麻子,其汁味如豬脂。’” 宋 辛棄疾 《臨江仙·戲為期思詹老壽》詞:“手種門前烏桕樹,而今千尺蒼蒼。”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烏桕木》:“烏桕,烏喜食其子,因以名之……或雲:其木老則根下黑爛成臼,故得此名。”

(2).鳥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三·伯勞》:“鷑鳩,《爾雅》名鵧鷑…… 江 東謂之烏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烏臼”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主要包含以下兩類解釋:

一、植物名稱(主要含義)

  1. 基本屬性
    學名 Sapium sebiferum,屬大戟科落葉喬木,高約8-15米,樹皮灰褐色,葉片菱形全緣,冬季變紅,是少見的紅葉植物。
    果實為蒴果,種子外包蠟質假種皮,可提取油脂用于制作蠟燭、肥皂或油漆。

  2. 特征與用途

    • 葉片有毒,不宜種植在魚塘附近。
    • 白色乳汁接觸皮膚可能引發過敏。
    • 别名包括“烏桕”“鴉舅”“瓊仔樹”等。

二、其他含義

  1. 鳥類名稱
    指一種鳥,唐代張祜詩句“烏臼花生烏臼啼”提及此名,明代《本草綱目》稱其為“鷑鸠”(伯勞鳥的别稱)。

  2. 成語比喻
    古代用“烏臼”比喻人的智慧或才能,因其黑色象征深沉内斂,需結合《史記》等文獻理解。


提示:如需更詳細的植物學信息,可參考搜狗百科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烏臼(wū jiù)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烏」和「臼」,分别有十畫和六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的意思是一種用來搗碎或研磨谷物的器具。烏臼的繁體字寫作「烏臼」。 在古代,烏臼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通常使用的是「卩」作為烏臼的部首,而「或」作為母體,它們分别代表着烏鳥和杵臼。 下面是一個關于烏臼的例句:“她坐在烏臼前,專注地用杵子搗碎着米粒。” 烏臼可以與其他詞彙組成新的詞語,例如「烏臼道袍」(wū jiù dào páo),意為祭司或儀式師的服裝;「烏臼益母草」(wū jiù yì mǔ cǎo),是一種中藥材。 烏臼的近義詞包括「研磨器」、「碾磨機」、「臼杵」等,它們都指代與烏臼類似的研磨工具。而烏臼的反義詞可能是「現代化研磨器」等,指代使用電力或機械設備的磨碎工具。 總之,烏臼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用來指代一種用于搗碎或研磨谷物的器具。它的字形中包含了烏鳥和杵臼的元素,表達了古代人們對于研磨工具的創造和運用的智慧。通過和其他詞語的組合,烏臼可以表達更多的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