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午節的意思、午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午節的解釋

端午節的省稱。 明 王屋 《辛酉端陽日》詩:“午節今朝是,開尊召酒徒。” 清 焦循 《憶書》五:“督家人治角黍為午節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午節”是端午節的别稱,屬于傳統節日的省稱。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午節”即端午節,因“午”與“五”在古漢語中音近,且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故得名。其拼音為wǔ jié,注音為ㄨˇ ㄐㄧㄝˊ。

二、曆史來源

  1. 紀念屈原:端午節的核心意義是紀念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他因憂國投江自盡,後人以劃龍舟、投粽子等習俗緬懷他。
  2. 文獻記載:明代王屋《辛酉端陽日》詩提到“午節今朝是,開尊召酒徒”,清代焦循《憶書》也記載了“治角黍(粽子)為午節用”,印證了這一名稱的曆史沿用。

三、節日習俗

四、相關拓展

“午”在地支中對應方位為南方,因此端午節也有“飛龍在天”(南天正中)的天象關聯,象征吉祥與活力。

如需更完整的詩詞例句或地域性習俗,可參考曆史文獻或民俗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午節的意思

《午節》一詞是指中國傳統農曆的夏至日,也就是陽曆6月21日左右。這一天陽光最直接照射到地球上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因此中國北方地區很多地方都有慶祝午節的習俗。

午節的部首和筆畫

《午節》一詞的部首為“十”(旁),拼音為“shí”,總筆畫數為兩筆。

午節的來源

午節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農耕文化。夏至是農耕時期的重要節點,意味着秋天的播種季節即将到來,因此人們會慶祝夏至這一天,以祈求豐收和平安。

午節的繁體字

午節的繁體字為「午節」。

午節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午節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午衝」。

午節的例句

1. 每年的午節,我們都會在家裡舉行家庭聚會,一起吃傳統的午餐。

2. 那一天,村子裡的人們歡聚一堂,慶祝着來臨的午節。

3. 我喜歡午節這個節日,因為可以和朋友們一起參加各種有趣的慶祝活動。

組詞

午時、午餐、午睡、節日、慶祝

近義詞

夏至

反義詞

冬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