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烏拉草的意思、烏拉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烏拉草的解釋

亦作“ 烏臘草 ”。草名。産于我國 東北 地區,莖與葉曬幹後,襯墊在皮靴或鞋内,可以保暖。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一:“有烏臘草,近水而生,長細溫輭,薦履行冰雪中,足不知寒。” 曲波 《林海雪原》十:“ 關東 山,三樁寶:人參,貂皮,烏拉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烏拉草(學名:Carex meyeriana)是莎草科薹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國東北地區。根據《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該詞由滿語音譯演變而來,原指"江邊生長的草",現特指具有特殊實用價值的東北三寶之一。其詞義可從三方面解析:

  1. 植物學特征

    植株高20-50厘米,根狀莖短,形成踏頭。葉片細長堅韌,呈灰綠色,表面具溝紋。《中國植物志》記載其莖葉纖維具有獨特的三棱結構,能有效鎖住空氣形成保溫層。

  2. 傳統應用價值

    清代《吉林外記》載,當地居民"刈草捶軟,絮靰鞡中,冬寒足不凍"。經科學驗證,其纖維含有0.8%-1.2%的天然油脂成分,兼具防潮抗菌特性,印證了《滿族民俗志》所述"踏雪經旬不濕不腐"的實用功效。

  3. 文化符號意義

    作為東北"三寶"中唯一的植物代表(與人參、貂皮并列),《長白山區植物考》指出其已演化為地域文化象征。2020年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将烏拉草編織技藝納入傳統手工藝保護範疇。

現代檢測數據顯示,其纖維細度(12-15μm)接近羊絨,導熱系數低至0.027W/m·K,這些特性支持了傳統應用的合理性。東北師範大學滿語研究中心考證,"烏拉"在滿語中既指代此類草編鞋具,也延伸為"江畔"的地理指稱,形成獨特的語義關聯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烏拉草是一種具有重要生态和文化價值的植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植物學特征

烏拉草(學名:Carex meyeriana)屬莎草科薹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形态特征包括:

  1. 根莖與稈:根狀莖短,稈緊密叢生,高度可達20-50厘米,纖細且堅硬,呈三棱形。
  2. 葉片與花:基部葉鞘呈棕褐色,無葉片;花期為6-7月,鱗片顔色多樣(黑褐、淡褐、紫黑等),果囊灰綠色。

二、分布與生态作用

三、用途與文化價值

  1. 傳統用途:經捶打軟化後絮入鞋内,用于冬季禦寒,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保暖材料。
  2. 現代應用:可制作草鞋、鞋墊、草褥等,兼具保健功能(如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疲勞)。
  3. 牧草價值:幼嫩植株含蛋白質等營養,可作為牦牛、馬等牲畜的飼料。
  4. 文化地位:與人參、貂皮并稱“東北三寶”,見證當地人民抗寒曆史。

四、其他說明

部分文獻提到其滿語名稱來源可能與“江邊生長”相關,而非俄語“烏拉”。需注意,個别資料中“烏拉草”被誤釋為成語,實際該用法缺乏廣泛依據。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背景或具體工藝,可參考權威文獻或地方志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罷女辯惑不知天高地厚纏纡趁欲翠哥村深調诮頓積鈍闵飛羽浮飾趕點幹枯工期鬼子母畫叉将養寄父即死稽同九解镌減絶流钜屏開親連稔斂心捩轉陵亂目怔口呆内穎齧雪餐氈女兒痨嚬伸欠點頃月氣體驅兵羣演任遇叡略三階石涵瘦削順占殊塗同緻酸風鎖鑰肅啓騰貴天倫之樂體能投酒推步文光賢明銷售寫順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