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烏號的意思、烏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烏號的解釋

(1).《淮南子·原道訓》:“射者扞烏號之弓,彎棊衛之箭。” 高誘 注:“烏號,桑柘,其材堅勁,烏峙其上,及其将飛,枝必橈下,勁能復巢,烏隨之,烏不敢飛,號呼其上。伐其枝以為弓,因曰烏號之弓也。一説 黃帝 鑄鼎于 荊山 鼎湖 ,得道而仙,乘龍而上,其臣援弓射龍,欲下 黃帝 ,不能也。烏,於也;號,呼也。於是抱弓而號。因名其弓為烏號之弓也。”後以“烏號”指良弓。《太平禦覽》卷三四七引 漢 陳琳 《武庫賦》:“弓則烏號、越棘、繁弱、角端。” 唐 駱賓王 《從軍中行路難》之二:“百發烏號遙碎柳,七尺龍文迥照蓮。” 明 楊珽 《龍膏記·脫難》:“休得把烏號架,休得把青莖射。”

(2).表示對死者哀悼。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廬江水》:“﹝ 匡俗 ﹞屢逃徵聘,廬於此山,時人敬之。 俗 後仙化,空廬猶存。弟子覩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同‘烏號’。” 宋 葉適 《何參政挽歌》之二:“佳哉鳳凰壠,悲甚付烏號。”

(3).稱人死亡的敬辭。《舊五代史·漢書·高祖紀論》:“及回鑾輅,尋堕烏號,故雖有應運之名,而未覩為君之德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烏號”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綜合解析,結合不同文獻來源:

一、本義:良弓的代稱 源于黃帝傳說,最早記載于《淮南子·原道訓》和《史記·封禅書》。傳說黃帝乘龍升天時,臣子未能追隨,隻能抱住其遺落的弓痛哭,此弓因此得名“烏號”(“烏”通“嗚”,指悲泣聲;“號”即呼喊)。後泛指材質堅韌的良弓,如桑柘木所制弓箭。

二、引申義:哀悼與死亡的敬辭

  1. 表達哀悼:北魏郦道元《水經注》記載,匡俗成仙後,弟子在其空廬前日夜哭泣,“事同烏號”,即以“烏號”比喻深切哀悼。
  2. 代指死亡:唐宋後逐漸演變為對逝者的委婉敬稱,如《舊五代史》用“堕烏號”暗喻帝王駕崩。

三、其他解釋(存争議)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及“烏號”作為成語時,可指“黑色號角”,象征不祥之兆。但此釋義未見于多數古籍,可能是現代引申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注:以上解析綜合了《淮南子》《史記》《水經注》等典籍記載,以及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釋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烏號是什麼意思

烏號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于形容聲音沉重、低沉的嗓音。它可以用來描述低沉的號角聲、烏鴉的叫聲,或者形容人的聲音沉悶、低沉。

拆分部首和筆畫

烏號可以分解為兩個部首:丿(丶彡)和口。它的總筆畫數為11。

來源

烏號的來源比較明顯,由于烏鴉的叫聲通常是一種沉悶的低音,所以用來形容聲音低沉重複就有了“烏號”這個詞。

繁體

烏號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烏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烏號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上與現代寫法相似。例如,隋朝時期的寫法是「烏吼」,意思相同。

例句

1. 烏號聲在山林中回響。

2. 夜晚,烏鴉發出烏號般的叫聲,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

組詞

烏號作為一個詞彙,通常不與其他詞彙組合成為新的詞語。

近義詞

低沉、沉悶、嘶啞

反義詞

高亢、尖銳、明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