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連接漢陽區與武昌區的公鐵兩用過江通道,是新中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座跨越長江的現代化橋梁,被譽為“萬裡長江第一橋”。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解釋其含義:
結構與規模
大橋全長1670.4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上層為雙向四車道城市主幹道,設計時速100公裡;下層為雙線鐵軌,設計時速160公裡。橋身采用三聯連續鋼桁梁結構,共8墩9孔,每孔跨度128米。
建築特色
橋頭堡設計融合中國傳統建築元素,如重檐四坡攢尖頂、琉璃瓦和飛檐鬥拱;橋欄浮雕以“百花齊放,百鳥争鳴”為主題,采用镂空剪紙工藝,展現民族藝術風格。
大橋建設攻克深水基礎、大跨度鋼梁架設等技術難題,開創中國現代橋梁史新篇章,并為後續橋梁工程培養專業人才。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搜狗百科、武漢之旅等權威來源。
《武漢長江大橋》指的是位于中國湖北武漢市的一座跨越長江的大橋,也是中國第一座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大型公路和鐵路雙層交叉大橋。該橋建于1955年,是中國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一項重要工程。
《武漢長江大橋》的拆分部首分别為“止”、“⺮”和“木”,其中“止”為左邊的部首,表示“走”或“足”,“⺮”為中間的部首,表示“竹子”,“木”為右邊的部首,表示“木材”。
根據筆畫數來分析,《武漢長江大橋》共有16個筆畫。
《武漢長江大橋》詞的來源是該橋的名稱。
《武漢長江大橋》的繁體字為「武漢長江大橋」。
在古時候,根據《康熙字典》,《武漢長江大橋》的字形與現代有所不同,具體可以參考該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寫法。
他騎着自行車經過《武漢長江大橋》。
我乘坐火車在《武漢長江大橋》上穿越長江。
《武漢長江大橋》這個詞沒有常見的組詞用法。
《武漢長江大橋》沒有常見的近義詞。
《武漢長江大橋》沒有常見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