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極的意思、無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極的解釋

(1).無窮盡;無邊際。《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女德無極,女怨無終。” 漢 枚乘 《七發》:“太子方富于年,意者久耽安樂,日夜無極。” 唐 元稹 《奉和窦容州》:“自歎風波去無極,不知何日又相逢?” 王西彥 《鄉下朋友》:“廣大無極的田園景色,簡直叫人無暇接收。”

(2). 中國 古代哲學中認為形成宇宙萬物的本原。以其無形無象,無聲無色,無始無終,無可指名,故曰無極。《老子》:“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宋 周敦頤 《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老殘遊記》第十一回:“ 璵姑 拍掌大笑道:‘我明白了!勢力尊者就是儒家説的個無極,上帝同 阿修羅王 合起來就是個太極。’” 郭沫若 《集外(一)·創造者》:“本體就是他,上帝就是他,他在無極之先,他在感官之外。”參見“ 太極 ”。

(3).布名。《隸釋·漢國三老表良碑》:“今特賜錢十萬,雜繒卅匹,王具劍、佩書刀、綉文印衣、無極手巾各一。”《後漢書·馬援傳》“﹝ 公孫述 ﹞更為 援 制都布單衣” 李賢 注引 南朝 宋 何承天 《纂文》:“都緻、錯履、無極,皆布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無極"的漢語詞典釋義與文化内涵

一、基本詞義

  1. 無邊際;無窮盡:指空間或時間上沒有邊界,無法窮盡的狀态。

    《漢語大詞典》釋義:"無極"指"無邊際,無窮盡"㊟¹。此義強調其無限延展的特性,如古人形容宇宙浩瀚時常言"浩瀚無極"。

  2. 古代哲學概念:指派生宇宙萬物的本源,一種無形無象、永恒存在的終極狀态或實體。

    《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列為哲學名詞,指"中國古代哲學中稱派生宇宙萬物的本源"㊟²。此概念在道家思想中尤為核心。

二、哲學與文化内涵(道家思想為核心)

  1. 宇宙本源與本體:

    源自道家經典《老子》:"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複歸于無極。"(第二十八章)㊟³。這裡的"無極"指宇宙生成前混沌未分、無形無名的原始狀态,是"道"的體現,先于"太極"而存在,是萬物生成的終極根源。

  2. 與"太極"的關系:

    宋代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提出:"無極而太極"㊟⁴。此句闡釋了"無極"(無形無象的本體)與"太極"(包含陰陽動靜的初始統一體)的關系,認為"太極"本源于"無極","無極"是"太極"的超越狀态。朱熹注解為:"無極者無形,太極者有理也",強調"無極"是對"太極"之"理"無形無狀特性的描述㊟⁵。

  3. 無限性與絕對性:

    "無極"蘊含了無限、永恒、絕對、不可窮盡的哲學意蘊。它超越一切具體形象和規定性,代表終極的、不可言說的本體境界。

三、其他引申與應用

  1. 形容程度之深:在文學或日常用語中,可引申形容程度極高、沒有止境,如"歡喜無極"、"感慨無極"。
  2. 武術術語:在太極拳等武術中,"無極"指一種身心放松、意念内守、尚未發動招式前的預備狀态,象征陰陽未分、動靜未始的平衡點。
  3. 地名與品牌名:中國河北省有"無極縣";該詞也常被用于品牌、作品名稱,取其"無限可能"、"深遠博大"之意。

參考來源:

㊟¹ 漢語大詞典. (n.d.). 無極.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Retrieved from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官網相關資源

㊟²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Retrieved from 商務印書館官網相關頁面

㊟³ 老子. (春秋). 道德經. Retrieved from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老子》原文

㊟⁴ 周敦頤. (宋). 太極圖說. Retrieved from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太極圖說》原文

㊟⁵ 朱熹. (宋). 太極圖說解. (注:朱熹對《太極圖說》的闡釋散見于其文集和語錄,核心觀點可參考相關研究論述)。

網絡擴展解釋

“無極”是中國古代哲學和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其含義可從多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詞義

“無極”原指沒有邊界、無窮無盡的狀态,常用于描述空間或時間的無限性。例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中“女德無極”即強調道德的深遠無邊。在漢語中,“無”表示否定,“極”指盡頭,組合後引申為超越一切限制的抽象概念。


二、哲學本原

在中國古代哲學體系中,“無極”被認為是宇宙萬物的終極本原:

  1. 道的體現:老子提出“複歸于無極”(《道德經》),将無極與“道”關聯,形容其無形無象、無始無終,是萬物運行的根源。
  2. 先于太極的存在: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提出“無極而太極”,認為無極是混沌未分的原始狀态,太極則由此分化出陰陽。張至順道長曾強調:“道就是無極”,即無極是超越陰陽變化的更高層次。

三、與太極的關聯

無極與太極共同構成宇宙演化模型:


四、文化中的象征

“無極”在傳統文化中常被賦予神秘與超越性:


五、古籍例證

  1. 《老子》以“無極”喻道的永恒性;
  2. 《太極圖說》構建了“無極→太極→陰陽→萬物”的宇宙生成邏輯;
  3. 文學作品如《老殘遊記》借用“無極”探讨哲學命題。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原文或不同學派解讀,可參考《道德經》《周易》及宋明理學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邊書鉢授不看佛面看金面倉兕刬刻茺蔚窗間過馬創意出服村迳大器吊客鼎峙秎獲浮缛負債累累感愛公德躬親關隔刿目鉥心固麻裹腳行行蛇蚓鶴嶺澒溶驩戚火天疆固赍汩警辯精娴近鄰浸取進賢退奸钜橋了期利名場臨朝隆坻夢寐不忘拍天撲燈蛾遣俘起碼輕賤清讴嶔岖鵲尾曲躬躬屈害髯胡沈尹默施展霜露之辰阗溢啼唱霞窗顯僇憲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