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無窮盡;無邊際。《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女德無極,女怨無終。” 漢 枚乘 《七發》:“太子方富于年,意者久耽安樂,日夜無極。” 唐 元稹 《奉和窦容州》:“自歎風波去無極,不知何日又相逢?” 王西彥 《鄉下朋友》:“廣大無極的田園景色,簡直叫人無暇接收。”
(2). 中國 古代哲學中認為形成宇宙萬物的本原。以其無形無象,無聲無色,無始無終,無可指名,故曰無極。《老子》:“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宋 周敦頤 《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老殘遊記》第十一回:“ 璵姑 拍掌大笑道:‘我明白了!勢力尊者就是儒家説的個無極,上帝同 阿修羅王 合起來就是個太極。’” 郭沫若 《集外(一)·創造者》:“本體就是他,上帝就是他,他在無極之先,他在感官之外。”參見“ 太極 ”。
(3).布名。《隸釋·漢國三老表良碑》:“今特賜錢十萬,雜繒卅匹,王具劍、佩書刀、綉文印衣、無極手巾各一。”《後漢書·馬援傳》“﹝ 公孫述 ﹞更為 援 制都布單衣” 李賢 注引 南朝 宋 何承天 《纂文》:“都緻、錯履、無極,皆布名。”
“無極”是中國古代哲學和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其含義可從多個層面解析:
“無極”原指沒有邊界、無窮無盡的狀态,常用于描述空間或時間的無限性。例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中“女德無極”即強調道德的深遠無邊。在漢語中,“無”表示否定,“極”指盡頭,組合後引申為超越一切限制的抽象概念。
在中國古代哲學體系中,“無極”被認為是宇宙萬物的終極本原:
無極與太極共同構成宇宙演化模型:
“無極”在傳統文化中常被賦予神秘與超越性: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原文或不同學派解讀,可參考《道德經》《周易》及宋明理學相關文獻。
《無極》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無和極。其中,無部表示沒有,沒有限制或沒有邊界的意思;而極部則表示極限、最高或最後的意思。
無極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無極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易經》。在《易經》中,無極是指天地未分開之前的混沌狀态,形容沒有界限、無限廣闊的狀态。
在繁體字中,無極的寫法跟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無極的漢字寫法有時候會顯示一些變化。然而,無論寫法如何改變,它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即沒有限制或無限廣闊。
以下是無極的一些例句:
一些由無極組成的詞語有:無限、無邊無際、無盡。
與無極相關的近義詞包括無垠、無邊、無邊無際等,反義詞有有極、有限、有界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