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果的意思、五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果的解釋

指桃、李、杏、栗、棗五種水果。《素問·藏氣法時論》:“五穀為養,五果為助。” 王冰 注:“謂桃、李、杏、栗、棗也。”《靈樞經·五味》:“五果:棗甘、李酸、栗鹹、杏苦、桃辛。”《三國志·魏志·鄭渾傳》:“榆皆成藩,五果豐實。”《北史·西域傳·高昌》:“厥土良沃,穀麥一歲再熟,宜蠶,多五果,又饒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果”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五果”通常指棗、李、杏、栗、桃五種水果,最早出自《黃帝内經》提出的“五谷為養,五果為助”飲食原則。這五種水果分别對應五味(甘、酸、苦、鹹、辛),通過五味入五髒,起到輔助調養身體的作用。


二、文化内涵

  1. 傳統醫學視角

    • 棗:性甘平,補中益氣、養血安神,被稱為“維生素王”。
    • 李:性酸,清熱生津、促進消化,適合夏季食用。
    • 杏:性苦,潤肺化痰、保護視力,含豐富維生素A。
    • 栗:性鹹,富含碳水化合物,是優質能量來源。
    • 桃:性辛,養顔潤肺,被譽為“肺之果”。
  2. 飲食結構作用
    古人認為五果能補充五谷(主食)缺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起到輔助營養的作用。例如:棗補血、杏增強免疫力、栗調節血糖。


三、現代延伸

現代“五果”已不局限于原始的五種,廣義上可泛指鮮果、幹果、堅果類食物,強調水果在均衡飲食中的多樣性價值。


四、相關文獻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水果的藥用功效或曆史演變,可參考《黃帝内經》原文或中醫養生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果

五果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部分組成:人(亻)和果。它的拆分部首依次為人和木。按照筆畫的順序,五果有8個筆畫。

來源

五果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是由鄭玄解釋的。在古代,五果被用來形容一種果實分成五瓣的形狀。

繁體

在繁體字中,五果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五果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字形為“五”字旁加上“果”字的下部。這種寫法在古代的銘文和碑文中常見。

例句

五果形狀飽滿,色彩鮮豔,口感甘甜。

組詞

五谷、果實、水果、果園、果實累累。

近義詞

水果、果實、果品。

反義詞

蔬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