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五種窮鬼。 唐 韓愈 《送窮文》:“凡此五鬼,為吾五患。” 宋 範成大 《除夜感懷》詩:“豈無一經傳,政坐五鬼嗤。” 金 劉濤 《小雪》詩:“馬遭萁窘三山瘦,人坐詩工五鬼窮。”參見“ 五窮 ”。
(2).指同時狼狽為奸的五個人。《資治通鑒·後晉齊王天福八年》:“ 宋齊丘 待 陳覺 素厚, 唐 主以 覺 為有才遂委任之。 馮延巳 、 延魯 、 魏岑 雖 齊 邸舊僚,皆依附 覺 ,與 休寧 查文徽 更相汲引,侵蠹政事, 唐 人謂 覺 等為‘五鬼’。” 宋 邵博 《聞見後錄》卷二二:“ 程頤 、 歐陽棐 、 畢仲遊 、 楊國寳 、 孫樸 ,交結執政子弟,搢紳之間號五鬼。”《宋史·王欽若傳》:“ 欽若 與 丁謂 、 林特 、 陳彭年 、 劉承珪 ,時謂之‘五鬼’。”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七·兩五鬼》:“ 後蜀 鹿虔扆 、 歐陽烱 、 韓琮 、 毛文錫 、 閻選 ,亦號五鬼。”
(3).星命家所稱的惡煞之一。取象于二十八宿中鬼宿的第五星。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九宮天符醮詞》:“臣本宮震卦,五鬼所臨,運氣飛旗,仍當此月,恐為災厄。”
“五鬼”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不同文化、曆史或命理背景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五行氣魄的象征
五鬼指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氣魄,以歲星(木星)為參照,每12年循環一次。因氣魄“返歸本源”的特性,用二十八宿中鬼宿的第五顆星象征,故稱“五鬼”。
在命理中,五鬼被視為兇煞,可能導緻性格多疑、財運不穩等問題,但也可能賦予人創造力與謀略。
星命家所稱的惡煞
取象于鬼宿第五星,主陰氣與災厄,如疾病、破財、官非等。
五種“窮鬼”
唐代韓愈《送窮文》提出“五窮鬼”,即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象征人生困境。
奸邪之人的代稱
曆史上多次将結黨營私的五人團體稱為“五鬼”,如南唐馮延巳等五臣、宋代王欽若等“五鬼”。
瘟神與災厄象征
民間傳說中,五鬼又稱“五瘟使者”,包括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等,主管瘟疫與災病。
陰煞與厄運
風水學中,五鬼被視為陰煞,可能因環境不吉(如曾死人處)或未還願而纏身,導緻諸事不順。
不同語境下需結合背景理解,命理相關解釋多強調化解與趨避,而文學典故則更具象征意義。
《五鬼》是指古代中國傳說中的五種鬼怪,也指五種帶有邪惡或不祥意味的事物。它在文學作品、戲劇和傳統文化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義。
《五鬼》一詞可以拆分為“五”和“鬼”兩個字,其中,“五”的部首是“一”(一橫),“鬼”的部首是“鬼”(一鬼),所以拆分部首分别為“一”和“鬼”。筆畫上,“五”字的筆畫數為“4”(一橫、丨、丨、丨),“鬼”字的筆畫數為“9”(一鬼、一點、一點、一橫、一橫、一撇、一捺、一點、一點)。
《五鬼》這個詞最初源自于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五鬼。據說,五鬼分别為財鬼、病鬼、官鬼、怨鬼和賊鬼,象征着人們生活中的財産、健康、權力、關系和安全等方面可能帶來的不祥之物。
《五鬼》的繁體字為「五鬼」。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五鬼》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具體而言,“五”字在古代常常寫作「伍」,而“鬼”字則寫作「鬼」。
1. 他財運不佳,總是遇到五鬼纏身。
2. 務必要躲避五鬼,不要讓不幸降臨。
組詞:五鬼神像、五鬼運勢、五鬼追魂
近義詞:厄運、不祥之物、厄事
反義詞:吉祥、福氣、好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