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烏爹泥的意思、烏爹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烏爹泥的解釋

藥物名。以茶為原料制成。可敷治小兒諸瘡。始制自 東南亞 國家,我國仿造後改名為“孩兒茶”。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三》:“番人呼為烏爹泥,又呼為烏疊泥。俗因治小兒諸瘡,故名‘孩兒茶’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土·烏爹泥》:“烏爹泥出南番 爪哇 、 暹羅 、 老撾 諸國,今 雲南 等地造之。雲是細茶末入竹筒中,堅塞兩頭,埋污泥溝中,日久取出,搗汁熬制而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烏爹泥是漢語中具有特殊曆史文化背景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義溯源 該詞為音譯外來語,最早見于元代文獻《飲膳正要》,源于梵語"udaya-nīlaka"的音譯轉寫,原指一種植物提取的藥用樹脂。《漢語外來詞詞典》(商務印書館,1984)記載其作為中藥材"孩兒茶"的别稱,特指豆科植物兒茶樹的幹燥煎膏。

二、本草學定義 《本草綱目》卷七載:"烏爹泥,亦名孩兒茶,味苦澀,性平無毒,主清上膈熱,化痰生津"(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明代《醫學入門》詳述其炮制工藝:"取兒茶樹芯煎煉,冷凝成塊,色褐而質脆"(中醫古籍出版社,1999)。

三、藥用價值 據《中華藥典》(2020版)記載,該藥材主要含兒茶素、表兒茶素等活性成分,具收斂止血、抗菌消炎之效,傳統用于治療濕疹潰瘍、外傷出血等症。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其抗氧化作用顯著(《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四、文化衍生 在海上絲綢之路貿易中,該藥材經阿拉伯商人傳入歐洲,拉丁學名"catechu"即保留漢語音譯特征。清代《瀛寰志略》記載其作為染色劑在紡織業的應用(中華書局,2001),拓展了傳統藥物的使用範疇。

網絡擴展解釋

"烏爹泥"一詞的解釋可分為傳統釋義和網絡衍生義兩個角度:

一、傳統釋義(藥物學)

  1. 定義與起源
    烏爹泥是明代以前對東南亞傳入藥物的稱呼,以茶樹汁液為原料制成,後我國仿制并更名為"孩兒茶"。

  2. 制作工藝
    将茶末放入竹筒密封,埋入污泥溝中發酵,日久取出搗汁熬制,最終形成棕黑色塊狀物。

  3. 藥用價值
    具有止血、消炎、生肌等功效,主治小兒瘡瘍、口腔潰瘍、皮膚濕瘡等症。《本草綱目》記載其可治療痰熱咳嗽、血痢、牙疳等病症。

二、網絡衍生義

  1. 現代網絡用法
    作為"烏達泥"的諧音梗,表達誇張的驚訝或無奈情緒,屬于非正式的網絡趣味用語。但此釋義僅見于低權威性網絡社區,未被詞典收錄。

三、詞源考據

"烏爹"為古代番語音譯,又作烏丁、烏疊,明代文獻《五雜俎》記載其東南亞原産地(爪哇、暹羅等)。

建議需專業醫學應用時,仍以《中國藥典》中"兒茶"為準。若需查看原始文獻,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包圍倉扁秤薪量水沉浸遲懦雕潤豆枕端慤兒童分岔縫綻分韻富櫜告老在家官船烘襯黃號慧眼江蓠囏困皦核疾困淨賺金鈚矍相圃劇繁句押寬宏大度連連零逋陵铄六鐘埋照木皮散人評譏青袍禦史窮墉囚桎痊差羣疑禳避三句甜兩句苦賞同罰異生存深化神酒守株搠立肆意橫行伺詐魏公子未免圍碁五台山閑毀銜蹶嚣穢心膽